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
时间:2022-07-05 22:16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点击次数:
宏观经济学是普通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也是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一些大型企业的就业内容。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经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国家在特定经济背景下实施宏观经济政策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预测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了解与自身生存发展相关的就业情况.收入和消费问题。虽然本科初级宏观经济学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并不太复杂,但抽象的理论和严格的逻辑推理仍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将抽象理论与实际经济问题联系起来,不引导学生关注和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就会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建立学生的经济思维,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降。传统宏观经济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教学,学生积极参与较少,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训明显不足,不适应应用转型大学培养应用人才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使学生明确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参考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注重理论阐述,缺乏引入本地案例
目前,涉及应用型转型的大学主要是地方普通大学。这些大学本科阶段开设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一般采用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其中大部分采用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为教材的大学1。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介绍了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涉及的数学知识不多,叙述清晰,更符合国内本科生的学习习惯。但由于理论抽象,内容之间的逻辑相对严格,缺乏案例介绍,形式僵化,学生仍然觉得学习困难,大多数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此外,本教科书涉及的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较少,理论更新缓慢。
2.课时少,难以安排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由于我国大部分地方普通高校的原因,我国大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宏观经济学教学时数基本在48学时左右2,少数高校教学时数甚至更少。即使是48小时也只能保证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点教学的需要,难以将实践教学环节引入课堂教学,如讨论分析学生阅读的经典案例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如果教学时间少于48小时,教师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教授基本理论和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更难引入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相对抽象,学生很难自学。如果学生不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就不可能有能力用理论来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此外,没有教师的指导,很难整合经济理论,运用理论理解和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和实施效果.观察和分析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然后偏离培养学生运用宏观经济理论理解.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能力的目标。
3.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较少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制作要完成的教学内容PPT课件,在教学中,根据预先安排的教学进度,通过口头表达逐章向学生传授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与这种以教师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相对应的是单一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法,基本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在教学中,教师往往片面地提高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学生的学习目的只是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从而提高“期末考试成绩”为“教与学”在最终目标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不高,虽然偶尔与学生进行课堂问题,但答案是唯一的,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参与被动,缺乏积极的课堂参与。机械学习方法.枯燥的学习氛围导致学生对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不高,难以实现学以致用。此外,虽然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存在学生评价的环节,但普遍存在“重评价.轻反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