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论文
新修本科院校资料库原理及应用
时间:2022-01-12 19:57 所属分类:计算机论文 点击次数:
当前既有软件人才数量不足,又存在结构不平衡[1],具体表现为:软件开发职业岗位缺乏实践能力;促使软件企业从高校招聘的人才要经过数月的职业培训,要真正有能力做好工作;一个毕业的人要经历一个软件开发的适应期,在软件行业中,大学培养的软件人才和软件企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归根结底是由于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软件市场的发展。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数据库技术是一门发展最为迅速和广泛的技术。资料库原理及应用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涉及理论、技术、应用三个方面。随着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数据库学科和应用领域出现了各种新思想、新技术,尤其是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本科专业建设初期,遵循研究型大学培养模式,不久之后,新修本科院校这种教学模式与学生知识结构的错位日益明显,即学生学习只能通过考试才能过关,而没有注重提高自身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现象。为改变这种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作者将案例教学方法引入数据库教学,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改善。
第一,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1.改革培养目标。
准确把握学生培养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本次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市场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要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学习该课程还应有助于学生获得与计算机资料库有关的职业资料证,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通过有关职业资格证考试,为将来从事计算机软件行业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为此,在认真研究就业市场条件下,根据市场需求,对教学大纲进行适当修改,以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2.改革教学方法。
资料库原理及应用在许多院校中都存在着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的问题。理论过于抽象,概念过于抽象,学生本来就有强烈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这对人才的发展极为不利。但是为保证学生考研和专升本,又不能轻易改变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者和研究组成员选取了十余个学生较为熟悉的大小案例,采取大小案例相结合,进行示范教学,做到边讲边练,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极大地缩小教学场景和现实场景之间的差距。将抽象的原则、概念等通过案例具体化,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些原则、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表现、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助于指导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认识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动手和综合运用能力。针对个案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研究组成员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充分利用软件协助系统来解决问题,课程设计和实施,最后的问题解决,不仅能让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解决设计中的难点,让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3.改革评估模式。
中后期考核制度中,成绩占很大比例,期末成绩至少占70%以上,出勤率、课堂表现顶多占30%,而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相对来说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临近考试才出现这种现象。为此作者与研究组成员共同改革了考核方式,降低了期末成绩比例,在改革后的课程考核中增加了课程设计考核。
课件设计考试成绩占20%,根据学生对课程设计的态度,考勤率和纪律性等得分;项目案例完成率占40%,基于选题和完成度,以及进行系统演示时,按设计随机问题的答复率给予评分;设计报告考核占40%,按照报告中E-R模式设计规范,合理性;关联模式的设计是否符合第三个范例,以及数据库的设计是否考虑了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学生在设计报告中要有具体的实施情况说明给出相应的分数。通过对学生进行考核,使学生充分重视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彻底消除侥幸和依赖心理[3]。实际应用表明,这种考核方式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客观公正地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些措施改变了学生“为考而学”的现象,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引起了学生对学习过程、实践环节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