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引导学生认识范文,学会运用范文
时间:2021-11-30 09:33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篇好的文章能否写得好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个人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体验生命,关注观察
深沉的生命体验是创造的源泉,不深入生命,只有沉思,闭门造车,才能写出好文章来。观测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我们写作的重要方法。所以怎样学习观察呢?他们相信观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一定任务和明确目标的“心地”观察。只需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细心地体会,总会有所收获。这种观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着重注意什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还有一种是“无心”的观察,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这种观察对象不够明确,不容易应用,尤其是对小学生,如果仅凭零碎的观察来写,由于生活经验不丰富,就更难写出流畅、符合要求的文章。在此关键是要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逐步做到先观察,然后思考,再表达。
二、读破万卷,下笔如神
要坚持读、读、读,只有读的能力得到提高,写作能力才会真正提高。要让学生读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的书,即采百花酿甜。假如读得很少,有的字、句子和学生见都看不到,怎么能用到自己的文章?一言不合?你自己创造了吗?这是困难的,除非有天赋,但是天下没有天才可以不学习。只是知识的广博,学生脑子里储藏的东西多了,想像会更丰富,写出的文章才会充实、有血肉之躯。
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积累,多补充营养。
所有艺术的展示,都是生命的升华。生命是创造之源,物质是创造之本。““巧妇难做”,没有材料就写不出作文来,所以要坚持广泛搜集资料。例如,在平时学过的课文中,好的句子要做好摘录,写读书笔记、读书感想、生活日记等等。当然,可以写作文材料的东西很多,不一定在写作中都能派上用场,应该算是作“素材”。一个习语叫做厚积薄发,积淀了很多,丰富了,写文章也很轻松,而且常常一气呵成。收集资料的下一步是分门别类准备写作,也就是说,去粗取精,筛选过滤的阶段。如此,作文材料准备就绪,只有等作者一声,才能发源。
四、精巧的布置,精巧的构思
做好资料准备后,就不能写文章,还要构思如何表达、如何写。不管是“灵感”还是“感想”,都是这个阶段文章构思的一大亮点。正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样,文章的创作也是不容易的,也有一个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定的逻辑产生的。唯有有一种强烈的表达冲动,才能产生表达的灵性,产生写好文章的信心和勇气,才会有一种胸有成竹、一气呵成的局面。显然,仅有表达冲动是不够的,还应该审时度势,巧妙地安排,特别要学会写提纲(作者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不会列或列不好提纲)。所以,要让学生养成列提纲的习惯,而且要常抓不懈,这样才能做到周密思考。构想这一环节要特别注意,要把自己想写的东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按照一定的逻辑组织起来,不要颠倒、混乱。每个环节都要写完什么要写完,不能这个环节没有交代清楚,另一个环节又会出现上面环节中的内容;而且要写完这篇文章的全文主旨,再进行一次检阅。
五、学会多种写作技巧,灵活运用
不论哪一种艺术形式都是讲究技巧的,构成也是。书写技巧多种多样,日常语文教学中的中学生也接触不少,但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引导学生认识范文,剖析范文,读懂范文,学会运用范文。本文以课文为主,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各种写作技法,学习一定的写作技巧,在平时写作中不断尝试运用这些技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结合文章实际运用,避免生搬硬套。总而言之,技巧非常重要,但是如何正确运用才更重要,要在不停的习作练习中不断地掌握各种技巧。
六、写完后,仔细推敲,认真修改
俗话说得好,文章难改,再好的文章,再好的文章也要修改。唐人贾岛的故事,千百年来流传,正说明本文修订本的重要性。学习没有终点,写作也没有终点,写作是一种重要方法。修订内容既包括学生自身的修改,也包括教师的指导性修改。前一种方法既是指学生作文完成后的自我反省、自我修正,又是老师指导后重新检讨、修正;后者是指教老师全篇,从细枝末节等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性修正。学生作文再完善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指导修改时要以引导、鼓励为主,不能打击学生的写作热情。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合作,不断修改,文章越写越好,学生写作水平越高。
上面讲的六个方面都是作文教学的完整流程,只要在教学中坚持这六个环节,作文教学就会有成效,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写作能力也必然会得到提高。
对这六个方面,既要全面训练又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重点。例如小学低年级阶段就要大胆地说,有话要说,不要在文笔技巧、版式等方面作过头、过紧,否则会抑制学生的创造性。一言以蔽之,一言以蔽之,表现就是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同样适用于其他年龄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