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学着猜测就知识“结合点”提问
时间:2022-01-15 21:13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爱恩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世界上很多发明家都是「疑问」。自修提问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环节。
一、冲动作为开始,使学生产生疑问。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学生不想学习,我们的思想、计划和设想都会化为灰烬。」所以,激发求知欲望,让学生想学、想问,是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的前提。激励的方式有很多种,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方法是利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要让学生“想学”,教师应该挖掘数学特殊的魅力,创设问题的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中,让学生在知识内容与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使学生处于求知亢进的状态。举例来说,上课之初,老师要求座位号数为4的倍数的学生举左手,要求学生在讲授“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内容时,要举右手。此时,老师故意设疑:“怎么四个同学的双手都举起来了?”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如此导入新课文,趣中怀疑,思索,使学生迅速产生需要学习的急切欲望,促使他们在认识活动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探索奥秘、探索新问题。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要创设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焦虑情绪,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质疑的勇气,改变“一言堂”、“满堂”的弊端,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一问一答,不管素质如何,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做出合理的评价。老师要把学生的提问,尤其是有思想含量的问题当作珍贵的礼物,让学生获得成功和自我满足。在课堂上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保护学生敢于争论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敢于提出问题,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进而激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勇于大胆提问,积极学习。
第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问。
怀疑能力的培养与培养,不仅取决于知识、能力的基础,还取决于问题情境的设定。为此,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问题自觉地、巧妙地寓于各种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中,给学生制造一种心理悬念。把学生置身于“心之所欲,口之所想”的境况中,会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索,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与求知欲望。
教会质疑方法,让学生会提问。
古时候的人们说:“授人以鱼,只给一餐之用;授人以渔,终生受益”,这句话从一个侧面记述了老师教学生方法的重要性。有些班,学生问得很热烈,但水平却停留在“这个题目我不懂”、“那方法我不会”之类浅显的问题上。这些都说明了学生质疑的广度、深度和程度远远不够。所以,我们要有效地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提问。
学生可从三个方面提出疑问:
(一)在新旧知识结合点找出问题,即在实现旧知识新知识转移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二)在新旧知识的不同点上寻找问题,即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之处并提出问题;
(三)是在后续知识学习的起点上提出问题。
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就会提出许多宝贵的问题。通过学生自身在新旧知识的矛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经验。
引导提问方式,提高提问能力。
(1)学习联想。对知识产生的地方提出问题。关联是创造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启发学生进行理性联想,有助于学生更快地发现事物规律的突破。协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运用于新情况下,并促使其发现新的规律与方法。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美国学者奥苏伯尔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新的学习内容能否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体系建立联系。因此,教师要善于从与新知识有关的一些知识点中选择新知识的发生、拓展处,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㈡学着猜测。就知识“结合点”提问。猜想是发现的先兆,不是信口开河,随意瞎猜,而是依靠主观愿望和知识背景,通过想象、估计和预测,大胆地提出假定的问题答案,然后在逻辑和实践上对推测的结果进行验证。要充分认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易被忽略、易混淆的部分进行探究,在适当的引导下,适当地引导学生认识到所学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联系,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㈢学会质疑。把问题问到自己“不理解”。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心里一定会有很多疑问,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他们的疑问,培养学生学会以怀疑的眼光来看事情,从问题中找出真相。日常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只要有疑问,就让学生大胆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在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再进一步思考和研究:这个方法刚刚对吗?还有别的办法吗?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其他的问题吗?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每次课后,能让同学们回顾一下,已经掌握了什么?其他问题呢?激发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的重新认识。
总之,让学生学会质疑、自主求知、激发求知欲望是前提,授之以法是基础,课内质疑训练是核心,运用质疑规律,达到实现知识迁移的目的。只有让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坚持质疑、求知,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