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关注职业道德教育

时间:2022-07-13 22:02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高职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塑造适应社会生产制造、基础设施会生产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方法和业务的第一线。岗位教育的特点取决于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具有理论性、职业危害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合理促进学生就业的必要条件,是保证高职文化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创业形势复杂,不容乐观。相关数据显示,仅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达到820万。目前,高职文化教育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其就业压力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职业道德作为考虑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标准,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现状
受我国出生率逐年下降和高校扩招的危害,高职院校可选学生范围较小。这部分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态度,各项指标良莠不齐,包括道德修养。根据相关研究,高职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自我认识令人担忧。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能力是错误的。虽然很多学生认为职业道德是关键,但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危害学生就业的必要条件。只有少数学生认为职业道德非常重要,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素质的降低和自我认知能力的不足,导致高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雄心勃勃,缺乏工作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吃苦精神,对办公环境和工资挑剔,使用人单位无奈。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进而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是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遇到的主要问题
职业道德教育是指根据学习者本身以外的能量,开展岗位行为准则、岗位义务和责任等职业道德的教学活动。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公司文化、公司满意度、欧凡、团结互助、沟通协调能力、工作热情、自主创新能力、精英团队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等。“校企合作办学”2002年首次提出合作文化教育、合作塑造。高职文化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院校和公司根据自身发展趋势要求,利用高职院校和公司两种不同的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科研技术、社会化服务等行业开展的各种共享资源、互利共赢的合作教学活动,以塑造理念素质过硬、基础知识足够、岗位技能扎实的应用型人才为总体目标,经济社会发展。虽然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趋势已经持续了16年,但目前高职院校仍存在严重的单侧个人行为,公司参与的热情不高。根据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分析,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长期存在弱化、教育资源短缺、目的薄弱、培训计划模糊等问题。此外,在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解上,用人单位、高职院校和学生也有不同的理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不一致
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关注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不一致,体现在对职业道德教育组成要素的理解上。高职院校更关心的职业道德教育组成要素有四个层次,从高到低排序为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底线、职业梦想和职业道德;用人单位关心的职业道德教育组成要素有九个领域,从高到低排序为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底线、职业责任、职业梦想、职业荣誉、职业良知、职业风格和职业组织纪律。这充分证明了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对职业道德教育组成要素的理解存在突出差异,高职院校过于理想,用人单位的重点更加真实全面,质量标准更高。
(2)学生与用人单位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可存在误差
高职院校学生与用人单位在职业道德教育认可水平上存在差异,关键体现在职业道德教育满意度和职业道德教育心态两个层面。在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看法层面上,近一半的用人单位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而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无关紧要,甚至有些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解模糊不清,不清楚学习和培养职业道德的作用。这说明公司在认可职业道德教育心态的层面上比学生更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职业道德教育满意度层面,公司满意度只有1/4,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满意度超过1/3。这些差异详细说明高校和公司在职业道德教育层面要进一步紧密结合,消除差异。
(三)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在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方面存在差异
在职业道德教育评价层面,用人单位更注重奉献,履行职责,更抗拒是指注重工资,频繁跳槽,认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下降,缺乏追求完美的信念;职业道德教育仍以试卷考试为主,注重基础理论而不是工作能力和行为评价。归根结底,由于用人单位没有积极告知高校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导致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心态和评价方法存在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