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时间:2023-05-13 11:32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路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为河北省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创新人才,促进创新创业实践,引领创新创业趋势,实现教育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1.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河北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者的具体知识和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人才驱动的。大学“大众创业创新”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和民生。这些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更容易创新或创业。如果河北省能以更好的政策和环境留住这些创新人才,那么它们将成为河北省改革发展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创新人才更倾向于以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看待工作任务,促进生产技术迭代更快,商业模式更有活力,生产要素配置更好,管理结构更科学,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大学“大众创业创新”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创新驱动”的人力资源。此外,大学“大众创业创新”教育可以培养一批未来开展创业活动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将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促进增长和就业。
2.促进河北社会经济发展
2.1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基地
在校园内外,依托当地资源、政策创建创业园区、孵化园区、大众创新空间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实践好创意、好方法、好工作、好项目、好技术,为大学生提供验证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并转化为生产力的机会。只有给予试错机会、验证平台和锻炼空间,才能产生一批创新团队和项目,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和转化率。
2.2加强校企合作,通过互补资源实现创业创新教育与企业的双赢局面
政府和企业可以为“创业创新”教育提供政策支持、财政支持、经验教学、培训基地等资源;高校可以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学科优势和创新人力资源为政府和企业服务。创新创业更容易通过协作教育机制和产业、大学和研究的整合来集中优势资源,解决社会问题,产生创新成果,促进项目的实施和转型。
2.3重视创业创新竞赛,以竞赛为出发点,推动改革创新
为了鼓励创新,目前有许多创新创业竞赛,还有一些更具影响力的全国创新竞赛,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新创业”挑战竞赛、“创造青年”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等。河北省越来越重视这些活动,并积极组织它们。例如,第四届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吸引了全省70多所大学的3.2万个项目,共有132938名学生参加。这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河北省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而且有效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的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潜在的创新创业生力量,也催生了一批有价值、有前途的创业项目。高校应以这些竞赛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大众创业创新”教育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鼓励跨部门、跨学科、跨专业的跨界创新,鼓励产业教育与研究的融合。
2.4鼓励师生创业,推动知识向生产力转化
目前,许多高校教师有专利和技术成果,但没有时间或不愿创业;大学生有时间和热情创业,但缺乏核心技术支持,可以鼓励师生一体化模式的大学创业。专业教师作为技术指导,大学或教师以技术投资的形式加入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促进大学知识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2.5将“双创”教育与农村振兴、定向扶贫相结合,助力河北农村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扶贫和农村振兴工作。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北省农业人口总数约5568.70万,占全省常住人口的7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正处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广阔的世界前景广阔。农村地区人才和创新相对薄弱,但农业、农村、农民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创业机会很多,特别是“互联网+农业”是农村发展的主要趋势。面对城市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高校“大众创业创新”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把创新创业的眼光投向农村,既有个人发展机遇,又能促进农村振兴。
3.引领创新创业潮流,推动全省创新创业局面
年轻人往往是这一趋势的领导者。通过高校创新创业趋势,鼓励更多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趋势将伴随着大学生创业研究、创新培训、创业实践、创新活动从校园到企业、社区、农村,然后在省内更多领域推动创新,使创新成为推动河北经济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