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文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无法形成有效的对接机制
时间:2022-02-01 18:54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点击次数:
1.内部影响因素。
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结构将影响农村地区的信贷需求及其结构。从微观层面来看,农民的生产力发展特征及其结构也会影响其信贷需求。此外,农民将在自身能力范围、家庭环境等个人和家庭特征的影响下开展经济活动,这将对农民的信贷需求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内部影响因素的变量主要包括:(1)农民个人特征的变量:调查对象的年龄和教育程度;(2)农民家庭特征的变量:家庭人口规模、家庭劳动力人口;(3)农民社会经济特征的变量:经济活动类型(收入来源)和家庭收入水平;(4)反映农民心理认知状况的变量:了解金融机构和以往的贷款经验。
2.外部影响因素。
除了受到农民自身特点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外,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供应,特别是农村信贷资金的供应。影响农民信贷需求的信贷供应因素主要包括:(1)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2)贷款利率、期限、金额等;(3)是否具备贷款申请资格;(4)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农民对金融机构的满意度也很大程度上受到金融机构服务效率的影响。此外,25.1%的农民在数据调查中选择了没关系的选择,当被问及为什么有贷款需求但不向金融机构贷款时。可以看出,金融机构的公平性将影响农民的信贷需求。
(3)模型结果分析。
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首先,将15个影响农民信贷需求的变量带入模型进行测试,以获得有影响力的解释变量。然后,逐一消除影响不明显的解释变量,并将其余的解释变量替换到模型中进行测试,直到所有解释变量都通过显著测试。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向后筛选方法获得8个测量和估计结果。从模型的运行结果来看,模型的整体测试是可行的。由于不同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结论相似,这里只列出了两种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从原模型到修正模型,回归系数不明显的变量被排除在回归模型之外。最后,有9个明显影响的解释变量:家庭人口规模、劳动力人数、农民家庭收入水平、户主文化程度、收入来源、对金融机构的理解程度、贷款金融机构的贷款经验、贷款金额等。
进一步分析模型拟合结果,可获得:
1.分析内部影响因素。
(1)农民的家庭人口规模和家庭劳动力数量对农民的信贷需求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两者都在5%的显著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测试。这是因为家庭规模的扩大可以大大增加家庭生活支出,增加信贷需求。同时,更多的家庭劳动力将产生更大的生产经营投资需求,对农民的信贷需求产生积极影响。
(2)农民的家庭收入水平和户主的文化水平对农民的信贷行为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并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的测试。农民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借贷偿还能力越强。同时,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农民家庭生产经营规模和消费水平越高,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越大。此外,面对流动性约束,高收入农民更有可能获得信贷支持,因为他们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较高,这进一步刺激了高收入农民的贷款热情;另一方面,农民接受教育的水平越高,他们就有一定的技能来获得收入,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同时,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投资意识和投资技能水平相对较高,这将增加对信贷的需求。
(3)农民的经济活动类型(收入来源)对农民的信贷需求有显著影响,并通过了1%的测试水平。农民类型主要包括以纯农业为经济来源的纯农民和其他生产性活动的兼业农民。兼职农民的信贷需求高于纯农民。主要原因可能是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财政支持,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普及财务管理知识。农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投资意识增强,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寻求致富途径。在参与寻找致富途径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生产性资本需求。当自身资金积累难以满足其投资需求时,会产生大量的信贷需求。
(4)过去农民的贷款经验对农民的信贷需求有重大影响。这是因为过去农民有贷款活动。一般来说,它可以表明农民符合贷款申请人的资格,并有实际的资本需求。农民贷款活动的成功反过来将促进农民对贷款活动的认识和认可。当农民再次缺乏资金时,他们更容易产生信贷需求。此外,有成功贷款经验的农民的声誉和可靠性得到了证明,更容易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
2.分析外部影响因素。
(1)金融机构对贷款申请人资格条件的限制通过了显著水平为1%的测试,对农民的信贷需求产生了显著影响。在金融市场化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使金融机构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更加注重风险控制。然而,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使得农村信贷活动不可避免地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必然导致农村信贷配给制度的产生。在这种以信贷配置为特征的金融控制体系下,农村金融机构往往通过贷款申请人的一些非价格资格限制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如贷款申请人的信息披露、抵押、担保、收入水平等。在此前提下,农村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往往存在没有兔子就没有鹰的现象
(2)贷款利率在10%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的测试,这符合一般的理论假设。利率越高,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成本越高,农民的信贷需求就越少。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无法形成有效的对接机制,供需差距较大,将进一步加深农村金融抑制。调查数据还显示,73.2%的农民回答说,当被问及农民是否有信贷需求但在现实中没有贷款时。这是因为在家庭生产合同责任制下,我国农村小农的经济特征非常明显。农民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土地经营效率低,生产力水平低,导致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应对突发性资本支出无效。此外,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受自然风险影响较大,这进一步增加了农民对融资成本的不确定性。农民的高不确定性导致了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低,对突发性资本支出的反应能力低。此外,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高,受自然风险的影响较大,这进一步增加了农民对融资成本的不确定性
(3)贷款金额对农民信贷需求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与假设相反。可能的原因是贷款金额越高,还款压力就越大。由于农民的生产性投资规模往往是中小型,加上自身资金的投资,所需的信贷资金金额相对较小。因此,农民对大额信贷资金的需求相对较少。调查显示,农民信贷需求资金规模主要在5万元以下,占被调查农民的63.5%;5-10万元占24.4%,10万元以上占12.7%。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贷款流程基本相同。贷款规模越大,金融机构的效率越高,收入越大。因此,金融机构将倾向于信贷状况良好的大型贷款机构。农民的贷款需求显然不会给金融机构带来这种规模的经济效应,从而加剧了农村金融机构供应不足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