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文艺论文

黄宿边“黄梅调”之异

时间:2021-11-18 08:28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他还提到了黄梅戏的传统剧目《蔡鸣凤辞店》中,柳凤英的一段唱词:“到春来的是安徽的石台,在这里,在这里可以看到,在这里,有一个人在这里。”该剧以安庆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蔓延。取而代之的是,在黄梅县却根本没有发现当地方言和地名的踪迹。黄梅县隶属湖北黄冈地区,黄梅调中也没有黄冈地区的痕迹。”“蔡鸣凤辞典”,又名“菜刀”,《小辞行》,是传统的一部一部传统的原版戏剧。其中,“辞别”一折艺人常独奏折子戏,是黄梅戏传统剧目中经常上演的保留剧。“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四集,是黄梅县名剧家张敦友记录本,《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第4集著录了黄梅县名剧家张敦友记录本,第4集是安徽名剧家王氏宗亲的传记。不管是鄂本,还是皖本,都多次出现在剧中:“小生,蔡鸣凤,家住湖北武昌(鄂本为荆州),鄂本为荆州。老爸死了,配妻朱莲(鄂本是朱莲英),想出去做生意(鄂本为到下江贸易),要与朱莲商议,才是,朱莲呢?”说声或说唱怎能说“黄梅调中也没有黄冈地区的痕迹”?又如黄梅戏传统剧目《蔡鸣凤辞》皖本,原版唱腔是:“到春来宿的是安徽,南京,到了夏来宿的是安徽,在这里的是安徽;到了这里,是安徽;在这里,在安徽,在安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用建国后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家整理、改编的演出来考证历史。这种考据真实吗?可信吗?
它是否令人信服?
传统黄梅戏剧目中,“打猪草”、“夫妻观灯”、“蔡鸣凤辞”等都有保留剧。新中国成立以后,经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家整理、改编、表演,丰富了黄梅戏的经典,但吴福润先生以三部剧作为基础,考察其来源,又和剧名对号入座,猜想黄梅戏起源于怀宁,不但不谨慎,而且极其不负责任,甚至十分荒唐。笔者认为,黄梅戏传统剧目的积累是相当丰富的。抢救、挖掘、收集、出版的剧目经过湖北、安徽两省的黄梅戏工作者不辞辛劳,出版了近千万字。并不像作者所说的那样,“黄梅调”中根本无法找到黄梅县方言和地名的踪迹。黄梅县隶属湖北黄冈地区,黄梅调中也没有黄冈地区的痕迹。”黄梅戏传统剧目中涉及黄梅或黄冈各地的土语、土语、地名,不是一个、二个,而是数以十计,成百上千。而最具有地方性和剧种特点的就是以张朝宗、瞿学富、李益、于老四、张德和、李、毛子子、庞德和、李、毛子等人的《告经书》,为主内容的《告经书》,“水坝费”,“大辞典”,“毛子才”,“私情”,“闹公堂”,“糯米团”,“杨二女”起解,“毛子才”,“私情”,“窝囊”,“杨二女”,“手足”,“手足”连续剧,均以黄梅县、武穴市的张朝宗、瞿学富等真人真事为依据,有圣旨,奏折可查,有家谱,有可证。
黄宿边“黄梅调”之异。同时也是作者对戏曲基础认识的认识问题。文章结束后,吴福润先生说:“笔者五十年代末曾在宿松洲头、汇口工作,也听说过圩区的经纬,汇口,山区的界岭,铜等地老人家唱的是“黄梅调”,这一调带有浓重的湖北口音,近似于民歌,和怀宁的黄梅调根本不是一码事,宿松县东部各乡村的老人就不会唱“黄梅调”。由此可见,采茶调只在黄梅、宿松两县交界的地方才有,但影响甚微,传至宿松西部各乡,尚无人传。”笔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就是“鸡鸣”鄂、皖、赣三省的交界处,可在这一地区的长江北岸,除流行「黄梅调」外,也是「鸡鸣」的别称。文南剧种的前身均为“坐唱”。这类“坐唱”在江西九江、瑞昌、都昌、湖口叫“文词调”、“曲子”;湖北黄梅县、武穴市叫“调儿”、“曲子”;既专业又有戏剧爱好者肯定分不开。笔者谈到“影响极小,未传于宿松西部各乡”,也是没有根据的。
根据1996年《湖北文史资料·黄梅戏史料专集》第二辑出版的莫诚斋(桂遇秋笔名)“皖西南黄梅戏”一文介绍,安徽宿松县原和歌团团长,皖鄂边著名的黄梅戏老艺人王梓林,1956年5月10日接受桂遇秋调查时说:“我生于光绪十四年(1888)大概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从方玉珍学艺。民国三十六年(1904),在宿松二郎河唱戏的时候,正式铺堂拜方玉珍为师。黄梅的帅毛丛(即帅登明)、汪玉者、梁松贵等,也是我喝的。那一夜,我们一起唱《上天台》,我(即扮演)梁山伯,汪大姐去祝英台。…安徽黄梅戏的前身是黄梅采茶戏。怀宁,桐城方面的情况我不了解。宿松、太湖的情况略有了解:这两个县所唱的黄梅戏都是由黄梅县采茶戏流传下来的,所以又称黄梅戏。两县的艺人多次合作演出,从剧目到腔都一模一样。…——民国十七年左右(1928),我搭黄梅三渠铺陈家四兄弟(陈记和<1890—1930>,陈小阳<1893—1930>,陈三阳<1895—1932>,团队陈四阳(1897—1952),在宿松邱山、陈汉沟等地演出。一九二○年(1931)至一九四三年(一九三三年),我在宿松县唱一曲著名的歌谣,就是黄梅汤四姐,汤翰英(小旦),梁松贵(小丑)和他的妻子(花旦),也是一位歌唱家。而黄梅戏这一名称,并非解放后才有,解放前就有,因为它出自黄梅县,故名黄梅戏,实际上是采茶戏。一九九一年(一九二九)版的《宿松县志》中,就有黄梅戏从黄梅县传入宿松的记载:「这是一场戏,也是一场戏」。事实上是一出戏,就是出一出戏,上述只是一班在宿松的演出活动情况和安徽宿松县地方志资料,从这点上可以看出,《黄梅调》在宿松并非"影响很小,未传遍宿松西部各乡",而是"黄梅调"不是"传遍各地",而是"黄梅"。
在《误传》一文中说:“宿松人因“黄梅调”混为一谈,因此将起源于怀宁的黄梅调称为‘怀腔’。笔者觉得,尽管黄梅县有许多民间小调在宿松流传,但它与安庆黄梅戏的形成发展是分不开的,也远不及安庆的‘黄梅调’。这一观点一方面说明作者根本不明白什么是“调”、什么是“腔”;另一方面说明作者对“怀腔”的来历并不十分清楚。根据安庆黄梅戏艺术文化网《黄梅戏的发展史》一文(安徽有许多介绍黄梅戏的专著,资料也是一样),介绍说:“‘黄梅调’,十八世纪末皖、鄂、赣三省交界处形成一支民间小分队,逐渐向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结合安庆当地的民间艺术,用安庆语唱,白话,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称之为“怀旧”或“怀调”。今天,这是黄梅戏的前身。”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地说明“怀腔”与“怀宁”所形成的地域,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怀宁,而是包括安庆、怀宁、潜山在内的历史。我真的不明白,作者有一点根据,凭什么说是“宿松人将起源于怀宁的黄梅调称为‘怀腔’?笔者说:“即使黄梅县许多民间小调都在宿松流传,它与安庆黄梅戏的发展过程是没有关系的”?笔者有什么观点认为,黄梅县的黄梅调“不如安庆黄梅调早”呢?真令人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