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论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争论不断碰撞
时间:2022-02-28 21:22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2001年,昆明戏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3年,白先勇开始创作年轻版的牡丹亭,风靡全国。竹子轻轻响起,檀香板微微启动。昆明戏剧从睡梦中醒来,迷人而肆意地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有一段时间,看昆明戏剧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从沉默到复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时尚,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过程啊。面对世界各地流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回顾昆明戏剧600年的历程,我们不仅要叹息,还要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该做什么,该做什么。
14世纪中叶,元末明初,南戏的传播促进了昆山口音的产生,为昆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明嘉靖、隆庆时期,昆山口音经过魏良辅等人的改进,形成了一种美丽、优雅、精致的水磨色调。随后,梁晨宇根据改进后的水磨色调创作了《浣纱记》并表演,成功地将简单的歌唱演变成了具有情节的歌剧口音。万历年间,唐显祖的创作和沈静的格律理论使昆戏的创作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康熙时期,洪升和孔尚任振衰,分别创作了《长生殿》和《桃花扇》,使昆戏呈现出中兴气象。康熙后来,昆戏逐渐衰落。特别是在花雅之争之后,昆戏失去了其霸主地位。从20世纪20年代到解放初,昆戏一直处于艰难困苦之中。幸运的是,在传世代艺术家的辛勤支持下,它蓬勃发展。1956年,浙江昆戏剧团的传世代改编排练了一个新的戏剧。21世纪,昆剧成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再展风华。
昆明戏剧到目前为止,经历了演变、繁荣、挫折和重生。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昆明戏剧的发展,中国戏曲的文学、音乐、舞蹈、艺术和表演形象、程序、乐队伴奏和编辑都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成熟。可以说,昆明戏剧的发展历史是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经过数百年的仔细品味,不难发现昆明戏剧经历了不断继承、创新、再继承、再创新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发现,无论昆明戏剧在过去600年中如何创新,它都没有偏离继承这个词。正是由于继承,昆明戏剧在无数的创新中仍然保持着其本体特征和文化特征。在满足当时政治要求、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前提下,《十五贯》只在情节简洁、主题细化、境界升华等方面下努力,并没有改变《十五贯》的本体特征。正是这一文化特征的保持,使昆剧成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近年来,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争论不断碰撞:一是创新,二是继承。当然,也有第三种想法:先继承,然后再创新。然而,第三种意见所说的继承的目的最终仍然是创新。(早)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时代,当各种西方文化现象相继涌入(进入时期)时,继承与创新的矛盾不断扩大,导致尖锐冲突,引起社会讨论和碰撞,历史在这种否定的不断变化中不断发展。现在,如何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地促进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如何找到处理创新与继承矛盾的契合方式,再次摆在文化艺术工作者面前。相关数据显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国际公共理论认为肯定文化特征,促进创造性和创新发展。
由于样板戏与文化大革命政治的联系,许多人仍然对样板戏的艺术问题保密。沈立群告诉你,模特戏是许多音乐家集体创作的结晶。在这方面,王仁元还指出,不要避免对模特戏的研究。过去的创作经验和教训应该成为今天创作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