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论文
艺术作品的意义是什么?
时间:2022-11-10 23:24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在符号原则的控制下,形象成为一种拟象,表现出四个特征:
首先,模型取代了现实,表现在迪斯尼乐园。它的美国模型比现实社会中的美国更真实。它以微缩的方式总结了美国的生活方式,赞扬了美国的所有价值观,取代和美化了矛盾的现实。当我们把迪斯尼看作美国时,迪斯尼周围的洛杉矶和美国的其他地方已经成为迪斯尼的超真实模拟系列。模型领先于所有领域。女性杂志和生活杂志描述的理想生活方式,性生活手册中呈现的最佳性生活方式,广告和电视上展示的理想服装,以及计算机手册中提供的理想计算机技术……这是一个超真实的模型,但7被认为是一个真实的现实,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现实生活.实际性爱.实际服装.实际的计算机操作被认为是对真实的模仿,是超真实的。真实和超真实不断地相互交换,在这种不断的交换中,整个后现代真实看起来像超真实。
第二个方面,即形象包装取代了现实,典型的是政治竞选场景,政治家依靠媒体顾问.公关专家和舆论测试数据不断调整.改变和包装自己的形象。他们出现在媒体上,通过设计手段在电视上进行辩论,并以精心包装的形象出现在电视广告中。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他们展示了什么样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政治竞选已经成为形象的竞争和象征的斗争。政治家的真理已经隐藏起来,包装后的形象已经成为他们的真理,形象的真理取代了原来的真理,成为后现代的超真理,只有超真理才是真理,而真理本身就变成了非真理。
第三个方面是,图像符号被误认为是真实的,并在电视世界中显示出来。电视上的医生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医生,罗伯特扮演威尔比医生·杨,收到了上千封求医信。他自己也以医生的权威语气,在广告中郑重地向观众介绍和推荐药物。当雷蒙德·布尔扮演律师培里·曼森成功后,许多人写信给他进行法律咨询;当他成功扮演侦探艾伦塞德时,许多人写信要求他帮助侦破。
第四个方面,即传达真实编码改写的真实性,在媒体上非常突出。电视新闻和记实节目越来越多地采用娱乐的形式,以戏剧和传奇的方式组织故事。他们希望人们看到真实和同样的戏剧效果,但结果让人们把真实的感觉等同于非事实的艺术感觉。哥伦比亚广播电台新闻杂志节目《第57街》的开头是一幅由许多记者的肖像组成的图片,让人们突然觉得这些记者是电视剧中的角色。当媒体以这种方式传达真实性时,这种传达的编码方式本身就必须写出真实性。方式本身已经成为结构的区别因素,进入了真实的语言游戏,从而改变了真实的含义。另一方面,MTV等非真实文艺,.《今夜娱乐》和各种脱口秀都采用了标准的新闻评论风格,一种观念的宣传隐藏在“事实”和“信息”在形式上。这种以新闻真实形式编写非真实的效果与以前以非真实形式编写真实的效果相同。它不仅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他们,创造了一个后现代的超真实拟象世界。拟象是后现代文化的性质,当然也是后现代文艺的性质。当然,基于后现代文化拟象的文艺形象也是一种拟象。4.后现代意义:讽刺。
在整体空虚中,在主体中,在世界的拟象中,如何获得事物.人生.文艺.世界的意义是什么?艺术作品的意义是什么?当整体是空的时候,没有意义的整体;当艺术作品出现在这里时,它不能确定地定义自己;在全球化的情况下,艺术作品的意义追求是讽刺的。意义的确定是基于意义标准的确定。全球化时代是一个许多意义体系并存的时代。艺术作品总是在特定的文化条件和意义体系中.基于这个意义系统,当它流通到其他意义系统时,由于系统的差异而产生意义的变化,变化的意义是对原意义的讽刺。
讽刺,是对自己的讽刺,最初想成为一件事,但结果是相反的事情,最初想实现一个愿望,但结果变成了相反的愿望。后现代的讽刺与事实和意义无关。事实是一样的。文学作品仍然是那种文学作品,但这种文学作品的意义是不同的。以电影为例,一部电影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首先,必须有电影剧本。电影剧本由文字组成。正如德里达理论所说,文字进入句子,意义发生变化,句子进入章节,意义发生变化,章节进入整个剧本,意义发生变化。电影文学剧本进入分镜头剧本,意义再次发生变化。分镜头剧本在电影制作中,加上导演.演员.美工.摄影.编辑等因素,形成电影作品,文字的意义再次发生变化。影片中的文学因素在生成过程中,有反讽的过程,其他因素也是反讽的过程。在一部作品中,各种因素之间的讽刺可以称为相互讽刺。每一个因素都因为对方而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就是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当新的整体形成时,在电影制作中,当一部电影完成时,它形成了一个电影文本的事实整体,也形成了由电影制作的意识形态艺术环境决定的电影的意义定位。此后,电影进入电影市场后现代流动,开始了讽刺的新过程,从一个阶级到另一个阶级,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电影在与不同观众的对话中,其原始意义不断变化,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电影放映过程,是不断进入不同的接受语境,与不同的观众对话,并遭受具体的讽刺过程。
每一次讽刺,既有对原意的否定,也有对原意的变化,也有对原意的提升。对原意的讽刺是对原意的后现代“此在性”一种呈现,也是原意的后现代“一种空虚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