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
索托洛尔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显著
时间:2022-01-02 18:40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快节奏心房颤动是内科急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急症,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急速性房颤易引起血栓栓塞性疾病,甚至引发中风[1]。资料显示,快速性房颤动引起中风的几率是其它原因的2倍[2],已被视为中风发病、死亡的独立预警因子。因此,在100次/min以下迅速有效地控制心室率是治疗的关键,对于维持病人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改善左心功能,预防脏器栓塞有很大的意义。本院于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79例快速型房颤患者,采用静脉注射不同药物控制心室率,现报告如下。
1信息和方法。
1.1通用信息。
房颤患者共有79例,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57.4±13.3)岁。经ECG检查均显示AF,而心室率大于120min/min,持续时间大于1h。有房颤一年以上的病人有71例,另有8例无房颤。全部病人均未使用近一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根据治疗方法,病人被分为三组:索托洛尔,维拉帕米和西地兰。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心室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格1医学三组病人治疗前的对比数据。
1.2处理方法。
Sotololl组患者在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70mg、5%葡萄糖溶液(GS010mL)5min后静脉推注5min,根据具体情况15min后再进行。Virapama组5mg、5mg、5mgGS10mL在山东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使用,5min后静脉推注5min,如果需要,可以重复使用。西地兰组使用西地兰(杭州塞诺菲圣德拉保民生制药有限公司)0.4mg,5%GS10mL溶解后5~10min内静脉推注,30min内未起效者可重复应用0.2mg/d。每组均观察血压、心率、心电图、不良反应。
1.3观测指标。
设定目标心室速率为每分钟100次。在用药前和用药前、后监测血压、心率、时间和用药量。患者在达到预见性心室率范围改变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应暂停静脉给药。达到标准后,患者根据其病因不同,按照AF处理原则给予口服维持治疗,并采取诱因干预[5,6]。
1.4疗效评估。
显效:静息状态下患者的心室率75~85次/min,或者恢复成窦性心律;有效:病人症状有所缓解,心室率85~90次/min,安静时无效:病人症状没有明显减轻,心室率仍在100次以上[7]。
1.5统计处理。
全部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作"-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结果2。
丁宗发等.急诊治疗快速性房颤药物比较表2可见,索托洛尔组总有效率84.62%,维拉帕米组总有效率65.38%,西地兰组占44.44%。三组治疗前比较后心室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临床疗效对比,分别为2例,7.69%,2例患者发生口干、晕眩、乏力、恶心,1例,心动过缓,心室率46次/分钟。其中,不良反应3例,占11.54%,头晕目眩、眩晕2例,房室传导阻滞1例。西地兰组2例,不良反应7.41%,其中恶心、食欲减退1例,头痛,心动过缓,黄视1例。比较三组ADR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房颤是最常见的急症心律失常之一。在不同地区、不同医师使用房颤的情况下,由于各地区、不同医生采用的治疗方法有较大差异[8]。一些研究表明,房颤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心室速度快慢有关。控制心室率是目前治疗AF的首选方案。快节奏性房颤可改变心房肌的电生理特性,缩短其有效不应期,使心房易发生房颤,并能维持心律。所以迅速、有效地控制心室率,是维持房颤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的重要环节,以更好地减轻症状,改善血液动力学状况,增加运动耐量,改善心脏功能,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降低死亡率[10]。
近年来,对快速性房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导管射频消融,手术迷宫,起搏器植入等。临床上普遍采用药物治疗。在第二、第三类抗心律失常中,索托洛尔是最具代表性的药物,是一种非心脏选择性、不含内源性拟交感型β受体阻滞剂。作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能抑制钙离子通道内流,还能减缓心率,降低血压,同时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运动耐量,对减轻劳力型心绞痛也有一定的效果。在治疗房颤时,西地兰属于洋地黄类,是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尤其适用于心功能不全伴快房颤的病人。
在此基础上,索托洛尔治疗快速性房颤的总有效率为84.62%,维拉帕米组为64.38%,西地兰组为44.44%,三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副作用方面,索托洛尔组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索托洛尔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显著,疗效显著优于维拉帕米和西地兰,且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