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加速期

时间:2022-07-08 21:39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它是一种影响血液和骨髓的恶性肿瘤,约占白血病的15%,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性变期[1]。其特点是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聚集在骨髓中,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并能通过血液在全身扩散,导致贫血、易出血、感染、器官浸润等临床表现。突出表现为脾脏增大、白细胞增多、晚期消耗症状明显。有些病人正在患CML当我不知道的时候,有些人甚至在体检中发现白细胞增加并被诊断出来。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血液检查标本中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生化检查结果表明,血糖无故降低,白细胞过高,相关病例分析如下。
1病例资料
病例1:男,23岁。因“头晕、脾肿大3个多月”入院。早期脾脏肿大不重视,多次出现头晕、昏迷等症状,无发热、寒战、恶心、胸闷等,近日查血常规,WBC143.04×109/L,HGB115g/L,PLT436×109/L;血细胞形态表示:早幼粒细胞2%,中幼粒细胞47%,晚幼粒细胞11%,中性杆状核14%,中性分叶核20%,嗜酸粒细胞1%,嗜碱粒细胞5%。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收住。病例2:女,74岁。因疲劳10个多月,上腹胀痛,纳差6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血常规示:WBC154.06×109/L,RBC3.30×1012/L,HGB99g/L,PLT190×109/L,骨髓检查提示:核细胞增生极为活跃,粒:红:=77.3:1、粒系增生各阶段均可见,原粒系增生各阶段均可见,+早幼粒占11.2%,中幼粒与分叶核的比例增加,其余阶段可见嗜酸、嗜碱细胞不利增加。红细胞增生受抑,成熟红细胞染色基本正常;淋巴细胞增生受抑,巨核细胞和成堆血小板更为常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胞白血病的加速期。病例3:男,43岁。主因“疲劳3年,加重全身骨关节疼痛1个月”入院。2008年,患者无明显诱发疲劳、食欲不振、左上腹痛等症状。骨髓穿刺提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血常规WBC122.06×109/L。病例4:男,22岁。B超提示脾肿大,体检牙龈无出血,胸骨压痛,双肺敲诊清音,听诊呼吸清晰,无心脏杂音。腹部隆起,左侧明显,无压痛和反跳痛,左肋下初级脾脏Ⅲ肿大,质硬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胆囊,murphy征阴性,肾区无磕击痛,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表明白细胞计数无法测量。4例病例均为2011年血液科患者。入院期间,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量空腹血糖值和白细胞计数,同时采用罗氏血糖仪检测血糖,其中1例因白细胞计数值过高无法测量。见表1。
2结果
4例患者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值低于血糖正常值,表现为低血糖,但无临床低血糖症状。同时,罗氏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值正常。
3讨论
血糖通常低于2.8mmol/L低血糖常伴有饥饿、出汗、心悸等低血糖症状。这4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空腹血糖低于2.8mmol/L,虽然临床检测血糖很低,但没有临床低血糖症状,指端血糖值正常。假性低血糖[2]被认为是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并不低,而是在离体后下降[3]。考虑到低血糖的原因或高白细胞增加了血糖的消耗。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值下降后血糖升高,表明白细胞的显著升高是假性低血糖的重要原因。原发病有效改善后,患者血糖得到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