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
让健身气功回归“预防疾病”的原始功能
时间:2023-01-26 23:34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健身气功在医学院校进行战略研究研究
1.建立一套适合医学院校的健身气功课程体系
自2003年国家大力推广健身气功以来,健身气功动作简单方便,不受场地设备天气限制,健身效果好,广受群众欢迎。然而,年轻人的实践者很少,他们知道的也很少。要弘扬传统文化,就要吸引年轻一代的力量,尤其是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背景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据调查,目前全国高校健身气功课程普及率普遍不高,课程开课率低;有的学校课时不足,活动少,学生参与人数少。[5]建立完整的健身气功课程体系是医学院校健身气功发展的基础。“课程”是学校任何项目的主要形式。课程的形式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或练习的数量。因此,课程的形式尤为重要。首先,为全校学生开设体育普修课程。遵循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从体育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详细解释,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健身气功的理解[6];促进健身气功项目被更多年轻人接受,以便更好地在学校开展。其次,根据专业特点,在相关专业(如康复治疗技术、针灸按摩等)开设专业必修课。从健身气功能增强脏器功能,改善慢性病症状,结合经络、生理学、解剖学、康复等理论知识,注重运动处方和康复手段的应用,促进医学生职业规划,提高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竞争力。第三,定期在全校开设健身气功专题讲座。将健身气功天人合一理论、阴阳理论融入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联系生活,从健康的角度教授健身气功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当然,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教学计划和大纲、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和反馈等。医学院校应根据自身学校发展的需要和特点,使健身气功更好地融入医学院校的发展。
2.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师、领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自身素质和示范作用是影响健身气功推广的核心因素。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都缺乏能够承担健身气功教学的专业教师。体育教师缺乏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背景,医学教师缺乏相关的体育知识,没有接受专业的健身气功技术培训。“半吊子”老师在课程中抓不住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不灵活,课堂枯燥。这也是高校健身气功项目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理论教师队伍,是健身气功在高校生根发芽的基石。首先,体育教师是健身气功教师的主力军。体育教师有体育动作技术的基础,但缺乏系统的医学理论支持。利用专家的权威,邀请健身气功专家和健身学者到学校为体育教师讲授健康理论、中医理论等知识,正确认识健身气功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技术动作教学应结合解剖学、生理学等相关知识,健身气功对人体关节、肌肉和自我感觉;也可以解释相关的传统体育健康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其次,要积极发展医学教师,积极配合“走出去”的方法,让医学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健身气功技术培训班,加强医学教师技术行动的规范化、统一化。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结合技术动作的讲解,让学生对健身气功有更直观、更具体的了解。同时,加强医学专业教师对健身气功的认识,更好地为其医学专业服务。让健身气功回归“预防疾病”的原始功能,促进其在医学院校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