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基于微课的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时间:2023-02-18 23:10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人体解剖学是高职院校临床医学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学习生理学、病理学等后续课程和未来临床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1],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为此,笔者尝试将微课融入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的实践教学中,形成“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人体解剖学的实践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现状
1.1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形态学课程,是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的基础,高职临床医学实践课占总学时的50%左右。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识别和解剖尸体标本,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神经血管相邻形成清晰的立体印象,从而掌握人体形态结构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医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普遍面临尸体资源不足的问题。国家民政体制改革后,医学院校能得到的尸体越来越少。大多数高校的尸体只能通过少量的尸体捐献和购买标本作为实践教学来使用。教学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的发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1.2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由于缺乏尸体资源,高职院校在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中难以实现尸体解剖学。实践课一般以“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即教师作为课堂中心,先在标本模型上逐一讲解相关结构,然后由学生自行观察识别,由教师巡回指导,最后由教师总结。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和理论教学没有明显的区别。学生的认知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占用了学生独立观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3]。面对习惯于应试教育的“90后”学生,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差。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极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参与积极性低,教学效果差。
2微课的定义和特点
微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4]。今天热议的微课是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圣胡安学院戴维•彭罗斯教授首次提出,他认为微课程是一门60秒的课程,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以简单明了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音频或视频视频录制[5]。国内微课定义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6]。与传统教学不同,微课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方向性:微课以某一知识点为单位,是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方向性明确(2)效率:微课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短时间内教学内容丰富,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学生形成强烈的信息影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3)生动性:微课视觉效果好,可通过三维图像、动画、视频等方式展示,使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直观清晰,使学生对抽象内容有生动的认识。通过对微课这些特点的理解,我们尝试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于人体解剖学的实践教学中。
33基于微课的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尝试开展基于微课的实践教学改革和探索,摒弃了以往以教师示教为主、被动接受的实践教学方法,形成了“教师提出目的要求、学生学习微课、识别标本、学生示教、讨论考核、教师补充讲解”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方法。
3.1微课开发
根据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的实践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课前制定学习任务和目标,一般将每节实践课需要学生识别的重要器官或结构分解为2~三个知识点分别制作成相应的微课程,如“心脏”一章的实践教学,将“心脏的位置和形状”和“心脏的结构”两个知识点制作成两个微课程。在制作人体解剖学微课程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记录器官或部位的内容,重点讲解器官或部位的形状、结构和位置相邻关系;(2)由于微课时间要求约10分钟,要求教师在录制微课前做好教学设计;(3)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微课的录制应采用结构完整的标本,在录制过程中应清晰、清晰地展示标本的形态结构,并强调识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2划分小组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和实践课的尸体标本,将30名学生分为30名~四个学习小组由组织能力好、学习主动性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组长,负责小组的整个学习过程。
3.3学习微课,动手识别
根据教师提出的实际教学任务和目的,各小组成员使用智能手机独立学习微课程,并在尸体标本上进行识别、交流和讨论。
3.4学生示教、讨论、考核
在这个阶段,每个小组推荐一个学生或随机抽取一个学生教授课堂上要求识别的器官的形式和结构,然后每个小组讨论学习结果并报告和交流。最后,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评估,如教师问题结构,学生在标本上寻找识别。这个过程的结果包括在学生实践教学的总体评价结果中。这种形式也可以判断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5教师总结
通过上一阶段,教师可以充分掌握学生本次实践课的学习情况,重点讲解总结一些重点内容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系统梳理整个实践课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