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
内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现状
时间:2023-04-04 23:15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1.内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现状
我国医学院校几乎所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都采用了统一的“三阶段”培养模式,即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个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率先掀起了医学课程改革的浪潮,近30年来其医学教育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从过去的“三阶段”一般改为“二阶段”,即基础和实习,一般取消临床课程教学阶段,改为临床轮换实习教学。长期以来,我国实施“三阶段”教学与招生对象和学生培养目标定位有关,也与我国国情有关。由于我国医学院校的招生人数是美国的几倍,需要更多的教学医院,教学医院的教师和办学条件不能承担两年的临床专业课程教学。因此,我们只能让学生在最后一年到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国外医学教育模式的变化提醒我们,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势在必行。因此,中国的医学院校也在积极探索这方面,如山东泰山医学院和潍坊医学院,在保持“三阶段”结构和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
首先,第二学年开设了临床医学导论课。同时,在基础课阶段,引入了以病例为基础的讨论课,使基础课与临床学习有机结合。目前,我国三年制医学高职教育“2+1”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与五年制医学本科教育“4+1”模式同时产生的。学生在学校学习2年,在医院实习1年。课程体系采用本科医学教育压缩版,教学计划安排基本为“老三段”(一年基础、一年临床、一年实习)。人才培养以学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课程设置与专业培训目标脱节,教学内容注重理论、实践、治疗、预防,岗位专业能力培训针对性不强。学生上岗后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能,以及疾病预防、康复、保健、宣传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无法适应现代医疗模式和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需要[1]。然而,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改革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例如,九江医学院将原来的“三一制”(一年基础、一年临床、一年实习)改为“二阶段”-两年半教学模式;首都医科大学改革了三年制专科课程体系,第一学期开设了医学导论课,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增加了人文实践课程的比例[2~3]。《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高中[2009]No.4)指出,医学院校应根据现代医疗模式和中国卫生服务的发展要求,改革人才培训模式,及时修订各种人才培训目标和规范。在教学改革方面,积极开展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协调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发展。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广泛实施,政府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硬件资源的投资不断增加,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明显改善,就诊人数明显增加。然而,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匮乏。如何培养适合农村乡镇卫生院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是高等卫生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校根据乡镇社区对医疗卫生人才专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和办学特点,对如何突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主线的临床医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适合基层的高素质应用型卫生人才。
2.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模块化课程体系改变了传统的“老三段”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基础理论足够、基本技能优秀、治疗与预防、保健、康复、人文精神培养并重”为原则,以乡镇社区医生岗位能力需求为基础,整合课程,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该系统包括四个模块:职业基本素质模块、职业岗位基本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和个性化职业岗位能力发展。职业核心能力模块由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和常用技术五个子模块组成。同时,结合乡镇社区医疗岗位需求和学生个性化需求,增加全科医疗方向模块、妇幼保健方向模块、保健康复方向模块等个性化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