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黑龙江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现状
时间:2024-04-10 19:3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远程教育主要是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现的非零距离教育教学方法。“农业、农村、农民”远程教育是以自身技术优势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远程教育。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农民”远程教育包括基础远程教育和成人远程教育,主要实施各级农业广播学校、各级广播电视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和各级教育部门。“农业、农村、农民”远程教育资源是指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总和,以确保农业、农村和农民远程教育的顺利进行。教育资源的共享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建设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农业、农民”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的具体情况并不理想,有许多限制因素。
黑龙江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现状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农民”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战略研究(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研究小组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鸡西、七台河、双鸭山、绥芬河、林甸、东宁、东宁、依安、肇源等12个市、县、管辖村镇进行了“黑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和“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农民”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调查问卷和实时采访。基础远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农村中小学生;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师和现代远程教育管理者。成人远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农业广播学校、电大教师;农村远程教育站管理员;教育中心负责人。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99份。其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发放总数314份,有效总数313份,农村广播学校电视大学教师;农村远程教育站管理员;教育中心负责人;农村中小学生;基础教育教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经理发放的问卷分别为14份、14份、86份、95份、363份和14份,均为有效试卷。共回收有效问卷899份,总效率99.9%。通过对上述问卷所得数据的整理分析,黑龙江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现状总结如下。
1.硬件资源的共享。硬件资源包括计算机、电视、卫星接收系统、视频显示器等。由于其难以移动的属性,跨区域共享并不容易实现。问卷数据显示,“农业、农村、农民”远程教育机构硬件资源共享交流系统,但与其他兄弟机构、其他农业项目实现硬件资源共享交流,如农村中小学硬件设施基本不用于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因此机构间硬件资源共享交流不乐观。
2.软件资源的共享。软件资源包括教材和教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和视频。农村基础教育软件资源共享只是上级教育局发布的教材和课件,中小学之间基本没有软件资源共享。在农村成人教育方面,广播电视台、村大学生计划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之间只有一定程度的共享。可以看出,“农业、农村、农民”远程教育软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垂直共享,但横向共享名存实亡。
3.人力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包括各类教学经理、教学研究人员等。在对农村远程教育站管理员、教育中心负责人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者的调查中,发现三组受调查者在人力资源和培训方面的整体反馈相对一致。各单位定期开展“农业、农村、农民”远程教育知识技能集中培训,分享教学经验,每年约2-3次,培训水平多为省市,部分地区也有国家培训。同时,一些调查人员表示,存在培训时间不固定、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频率低等问题。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回答的问卷中,与其他兄弟院校、广播电视台、教育局等政府部门、远程教育站、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一村一大学生计划、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一起,人力资源共享交流的比例往往为0.39%、7.53%、10.96%、36.98%、96.01%、20.36%和1.43%。可见,除工程内部外,人力资源基本上没有共享,即使存在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