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工程教育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冲突表现
时间:2024-07-12 23:41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自1945年哈佛大学发布《自由社会通识教育》以来,中外大学深入思考了“轻通识、重专业”的缺点。特别是在工程人才培养中,加强通识教育已成为纠正教育弊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需要。
“专业教育”是指专门培养人才的教育,是为学生在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做准备的高等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非专业、非功利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态度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
本文将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江苏大学与其他大学的比较,全面审视通识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中的矛盾和冲突,引导工程教育兼顾通识与专业、人文与科学,培养具有优秀专业技能、通识、博雅精神的高级人才。
工程教育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冲突表现
(1)教育观念的冲突
专业教育注重技能培养,努力使学生成为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技术问题的专业人才;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思维和价值结构,注重培养学生成为受过教育的人。以江苏大学2014年修订的本科培训计划为例,工程特色专业以“培养具有较强工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最终目标。高校办学理念和部门发展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通识教育在工程专业的扎根。这种功利主义的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限制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影响了综合素质培训,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人才培养模式的冲突
任何工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都应纵横交织,纵向为本科教学,横向为科研。国外一流的工程院校纵向简单,横向丰富,而中国纵横相似。在教学内容上,国外学校强调“通才”的培养,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工程教育形成了严格的院系壁垒。以江苏大学为例,学生一入学就被限制在所谓专业的“窄胡同”中。纯“机器”、纯“电”人才培养模式现象十分普遍。例如,在通识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选修课在江苏大学本科教育的学分要求中只有8个学分。相比之下,麻省理工学院为本科生提供了18门人文社会课程。无论哪个专业,都必须选修8门课程,每门课9学分,共72学分,相当于学时占教学计划的20%。
(3)课程设置的冲突
从江苏大学本科专业培训计划中不难看出,课程设置结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
1. 课程设置供需比例失衡
课程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师的限制。普通课程教师的缺乏尤为明显。与其他两所大学的师生相比,江苏大学可以看出:
2. 课程设置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及其他基础课程、人文选修课程的比例较低,普通教育难以发挥整体功能。与江苏大学与印度理工学院相同的电机工程系进行比较:
3. 一般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划分
忽视人文选修课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从学生综合发展的角度细分课程类型,难以充分发挥人文课程对学生素质培养的综合影响。从江苏大学与印度理工学院电机工程系通识课程类型的比较可以看出:
4. 缺乏制度保障和措施管理
部分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有限,教学内容缺乏新思想,教学形式单一;责任意识不强,课程考核要求太低;学生选修课很随意,“混合学生”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原因。我国高校选修课考核普遍松散笼统,而国外高校和专业课一样重视。与江苏大学和美国亚利桑那公立大学的选修课考核方法相比,我们可以看到:
(四)市场导向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冲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工业化的深入,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形成了以技术人才为需求的市场导向。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快速人才”的市场导向与“优秀人才”学校教育的初衷形成了不可避免的冲突。
(5)大学职能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冲突
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正确对待社会、他人和自己。真正的精英不应该是通常认为有一定学历的人。随着时代的需要,他们也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执着信念和创新思维,对他人和社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给专业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色彩。在专业教育下,学生被视为一批寻求高效率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应该被塑造成发展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