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工程教育中的融合

时间:2024-07-12 23:41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工程教育中的融合
 
我们需要一个实用的专业教育和一个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通识与专业相结合的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整合方式,构建完善的整合体系。研究国内外通识教育成功实施的案例。结合我国国情,通识与专业相结合的战略可以从概念、制度、组织和实施四个层面入手。
 
(一)办学理念水平
 
高校办学理念的转变是高校整合的首要条件。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在《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指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本科生的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多元文化适应能力、全球化素质、广泛兴趣和就业准备能力。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深刻地表达了这一理念。办学理念的转变涉及教师、学生、系统设计师和管理者。让科学的办学理念成为共识:教育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发展而存在的,全人教育应该包含生活的智慧和深刻的知识,通识教育的整合是对专业发展的更好补充。(2)制度制定水平
 
制度设计是将理论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或者制度设计直接决定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专业教育的成功与否。其中,通识课程模式设计是核心内容。核心课程的设计理念是将通识教育注入专业教育,注重知识的融合和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生学习这些课程,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全面的素质,为个人未来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素质准备。核心课程体系不是唯一的选择。Levine 其他人认为,通识教育主要有四种实施类型:分布式必修课、著名课程、核心课程和自由选修课。这四种类型都有自己的特点。核心课程类型是反映通识教育精神的最合适的方式。高校可以根据办学理念和学校特点进行适当的制度设计。
 
(3)组织建设层面
 
科学的组织建设是大学一体化的有力保证。当大学一体化逐渐演变成大学的概念时,它将导致组织的变化。通识教育的实施要求大学在全校重新整合和配置资源,而我国大学系的设置则相对分裂。大学系系系系系不仅是一级行政机构,也是连接某一学科的机构。这种组织形式维护了不同学科的人员,以行政机构的形式形成了学科障碍。因此,课程和教学体系也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这种分离的局面极大地分散了大学的资源。改变这种情况必然需要大学从深层次改变组织制度。例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已成为大陆大学尝试改革的一个例子。
 
(4)执行层面
 
这是专业整合的立足点,也是最实用的层次。台湾省“清华大学”原校长沈俊山在《国立清华大学通识教育展望》中表示,通识教育最重要的是实践,而不仅仅是理论。因此,实践通识教育比讨论通识教育要困难得多。课程开设的教师问题将成为实践的关键。曾主管香港中文大学的金耀基先生认为,改变通识课程成为“开胃食品”和“营养学分”的状态,关键在于大学要邀请“知名教授讲课”。比如在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中,来自各系的资深教授对学生进行了多方面的指导,台湾省大学通过招聘校内外优秀教师开设通识课程。当然,考虑到各高校的个性差异,也要注意因地制宜。如今,专业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固有的模式,鼓励人文学科,尊重专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从传授记忆导向转变为互动思维导向。
 
结语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永恒任务,也是高等教育的目标。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不是水火不容的。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各种冲突和矛盾也是高校教育改革中不可避免的过程。一体化是一个漫长的改革发展过程,不仅需要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支持,还需要师生从课程设置、评价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正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说:“没有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不完整的,没有技术教育就没有人文教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成为博学多才多艺的人。”大学教育要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为一体,既要让学生掌握“为什么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又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生活”的人生意义和生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