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问题

时间:2025-01-16 23:43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科学实践活动是小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实践能力的教学过程,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理解自然想象力、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科学知识,是科学实践活动的主要教育目的。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科学实践活动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也在逐步发展,必须进行课程。
 
1 小学科学实践概述
 
1.1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发展
 
科学实践活动在小学教育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上个世纪的小学自然课和后来的社会活动课都有相关的科学实践活动。主要操作方法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一些观察和实验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很有趣,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也是目前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
 
1.2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的必要性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内容广泛,涉及多学科知识,其中一些可以被学生学习和概括,如植物生长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植物生长状态和物理环境。然而,这些知识不能整合在分散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大大降低了科学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此外,间隔较长的科学实践活动对培养小学生兴趣的有效性较低。为了突出科学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有必要进行课程发展。
 
2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问题
 
2.1 教材和资源问题
 
“课程”即使教学活动成为一门学科,在学校教育中以系统的方式进行,对于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教科书和资源。目前,系统的科学实践活动教材很少,教学资源不丰富,不足以满足课程需求。
 
2.2 学校课程安排的空间问题
 
随着科学实践活动的课程化发展,学校需要为课程配备专门的教师,并安排课时。目前,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融入其他学科的教学。大多数教师以兼职的形式授课。学校必须解决这些问题,以满足科学实践课程的需要。
 
2.3 教师问题
 
作为一门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都有固定的要求。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课程化需要具有较强科学系统知识的小学教师参与教学。在教师管理方面,需要建立教研组。这也是目前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的难题。
 
2.4 教学模式和结构问题
 
科学实践活动的课程化意味着教学活动应具有普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然而,目前小学在这方面缺乏相应的条件,这使得科学实践活动倾向于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而不是专门的科学知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