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博雅教育在中国古代的发展
时间:2023-12-16 02:00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1、博雅教育在中国古代的发展
博雅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中有这样一个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这里的“前言往行”是指过去的言论和行为,主要指前人的言行;畜通“蓄”、积累、积累;道德不仅指道德、品行,还包括观点、器知等。因为“前言往行”只能通过阅读历史来知道,所以这句话其实是关于阅读历史和人生修养的。也就是说,君子要通过学习历史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培养自己的器知。
《中庸》说,做学问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执行”。只有博学多识,才能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的境界,这是古人一贯的理解。《淮南子》提倡“通智得不劳”。博雅教育的培养方式可以造就普通人,也可以称之为全人。《论衡》中有这样一个评价:“博览古今为普通人”,“读千篇以上,读万篇以下,弘扬雅言,审批文献,以教授为师,普通人”,“普通人心中有百家之言”。博雅教育可以培养普通人才,即博览群书、学习古今、了解自然历史、了解天文地理、博学知识、理性多才多艺的人才。
孔子的“君子不器”、荀子“学贯古今,博通天人;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王充“千万不要守信一学,不要广观”、严之推的“夫学者,贵博文”,陈丹然的“不求万世,不求一时;不求全局,不求一域”,这些响彻世界几千年的谚语,都说明了“通”(通知、通解、理解、贯通)和“知识”(智慧、知识、器械知识)在通识教育中的极端重要性,“博文,择其善而从”。需要注意的是,博学不能“杂而无统”(朱),“一切都知道一点,但有一件事知道得更多”(约翰·密尔)。通识教育要把博学和专业统一起来,各学科专业知识的简单叠加,无助于学生形成透明系统的知识体系。
二、博雅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
面对知识社会和信息化的挑战,学生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优秀的能力,还需要考虑真、善、美的培养,形成健全的个性和高尚的品质。这是对教育过度专业化造成的片面发展的矫正和超越。从1940年到1952年,我国博雅教育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通专结合;另一种是革命通人与技术专家的结合。1941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提到:博雅为本,专识为末。1952年至1978年,中国社会处于不平静阶段。政治社会动荡、文化事业萧条、文化大革命等事件严重影响和迫害了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唯一的教育主要是专业教育模式,博雅教育正处于“消失”的严冬。1978年至1995年,随着政治混乱,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美好春天,恢复了高考,中国的教育事业真正实现了。此时,我们主要纠正专业教育,博雅教育正在怀孕。1995年至今,我们逐步完成了从文化素质教育向博雅教育的探索。针对应试教育、文理分科、重理轻文、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教育分离的现象和大学生“知识与文化”的问题,我们开展了博雅教育改革,不断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教育,为文科生加强自然科学教育,为理科生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在当代社会,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博雅教育的概念内涵不断扩大,博雅教育在我国高校有了新的发展。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图书馆”试图在博雅教育的实际教学中向学生全面介绍全人类文明经典,类似于芝加哥大学“著名课程计划”的教育目的和课程安排。在博雅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大学也试图加强学生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使学生在博雅教育改革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陆博雅教育还不成熟,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在高校的具体实施中,博雅教育具有更多的政治经济功能;二是过于重视专业教育,导致博雅教育不能深刻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三是学生缺乏主体性和对大学精神的追求;第四,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博雅教育的概念相对模糊。将纯技术人才培养转化为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是当今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学校不断深入探讨,积极实践,借鉴现有博雅实例开展教育改革,积累全面建设博雅教育体系的经验。
小结
中国古代博雅教育历史悠久,但一直处于朦胧状态,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理念和研究体系。19世纪,外国教育研究人员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在理论提出和研究方面并不处于领先地位。西方的博雅教育改革从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大学开始,中国的许多大学也在尝试和探索现有的经验。在新时期的教育发展中,我国博雅教育的改革停留在高校。由于国家政治经济高考制度等原因,中小学教育大多与应试教育有实质性接触,我国博雅教育尚未得到广泛推广和实施。博雅教育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