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应用型优秀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内涵
时间:2024-01-20 22:58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研究背景和意义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了“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启动会议,明确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大量创新能力,满足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创新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以实施优秀计划为突破口,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训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高等工程教育体系,推动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
2“应用型优秀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内涵
“应用型优秀工程师教育”的培养应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分阶段满足相应要求。以专业评价标准为导向,以注册工程师标准为基础,研究探索具有“优秀工程师”素质的创新工程人才培养规律和有效途径,着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实践创新协调发展问题,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探索如何尽快培养和满足社会需求,分析研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培养目标中完整的实践教学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3“应用型优秀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措施
为落实优秀工程师计划,实现总体目标,根据阶段目标确定的内容,提出以下措施:
3.1制定优秀工程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独立学院“地方、应用、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以专业评价标准为导向,以注册工程师标准为基础,制定具有前瞻性、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专业优秀工程师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3.2提高水平的双能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高质量地实现第一阶段“通识教育”的培训目标,应成立一批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确保培训质量。加强教师建设,鼓励年轻教师到企业进行临时培训;同时聘请业务精湛、基本技能扎实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授,建立双能教师队伍。
3.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工程学科教学采用教学方法,采用单一说教与实践相结合的灌输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有其局限性。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以工程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需要在课外阅读文献、查阅资料、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4丰富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机延伸。课外实践活动主要以国家、省、学校竞赛活动为激励点,以实验室开放为创新活动实施创新运行机制,为学生建立课外综合实践培训平台,学生可以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科技竞赛和教师科研项目,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4结语
应用型优秀工程培训教育应从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综合考虑,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同时,要加强基本课堂规范和日常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