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制定符合学生道德发展的奖惩条例
时间:2024-05-11 23:28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制定符合学生道德发展的奖惩条例
阿尔伯格提出道德推理发展理论有六个阶段:(1)惩罚和服从取向;(2)功利主义取向;(3)“好孩子”取向;(4)“好公民”取向;(5)社会契约取向;(6)一般道德原则取向。道德发展是按照这个顺序发展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为16、17岁。这个年龄段的道德取向基本上是功利主义或“好孩子”两个阶段。因此,作为教师,要按照道德发展的顺序制定符合学生道德发展的管理制度,慢慢引导学生按照道德发展的顺序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在各种扶持政策的作用下,中等职业学校有很多优惠政策,但大多数优惠政策要求学生在学校有一定的良好表现,同等条件的学生也要进行筛选,如自治区特殊奖学金、学校特殊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奖金非常丰厚,每个学生都非常渴望得到。在制定相关奖惩制度时,不应以中小学学习成绩为主,而应根据道德发展规律和中等职业学生特点制定。
中职生通常纪律比较散漫,理论学习热情不高,比较忠诚,文体特长比较多,动手能力强。制定的奖惩规定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学生的变化而逐渐改变。它应该适合绝大多数学生,可以限制学生最基本的行为道德,让大多数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有机会获奖。比如刚当电商151班班主任的时候,笔者和班干部讨论制定了适当的班级处罚制度,包括上课、早退、旷课的约束,不及时完成劳动,无故不参加劳动是他们责任感的培养,良好的责任感是他们成为合格公民的重要条件。打架,无缘无故顶撞老师是性格的培养。中职生,尤其是男生,性格冲动。如果有矛盾,他们会直接用拳头说话。这些可以限制他们冲动的性格。事假扣分病假不扣分是为了防止学生乱休假,但也有人情。在最初的处罚条例中,只是最常规的处罚,考虑到学生能做到。在奖励规则中,主要奖励机制是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完成各种日常工作。一开始,成绩和通过是奖励,一半的学生可以逐步提高,慢慢培养他们的成就感。
奖惩条例应该能够兼顾不同的学生,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引导他们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把合格的工人运到工厂,所以学习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看到学生多才多艺的一面,让中等职业教师在德育方面找到突破。
“一朵独特的树枝不是春天,百花齐放的春天。”在德育教育改革中,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家人、老师、同学的关注。当他们误入歧途时,有人可以帮助他们,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