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中职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
时间:2024-01-16 22:00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人生价值问题是价值观的基本问题。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正确认识自我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它决定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警告人们,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在对社会的贡献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观。作为青少年中职生,他们的人格还没有完全成熟,但需要面对各种价值观并存的社会环境。中职生的价值观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中职生接受职业特色鲜明、专业色彩浓厚的职业教育,职业院校需要更加注重价值观教育。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已经开设了中职生德育课程,每周至少开设两个小时的德育课时。同时,各地也开始逐步探索德育校本教材,希望加强德育课的针对性。
中职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
(1)教育路径单一。价值观是人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态度、立场和观点的综合体现。因此,价值观教育已成为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主要是德育课堂教学。教育方法一般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讲解德育教材,回答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价值观教育不仅需要课堂理论知识,更需要贴近生活和学习现实。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无法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价值观层面的困惑,如如何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观,为他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在学校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等。同时,“填鸭式”课堂教学不仅不能激发中等职业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容易使负责德育的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甚至敷衍,难以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2)未能结合职业规划进行教育。在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经常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困惑,这种困惑会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成绩一般,想从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职业技能,这个目的本身就有一定的功利主义色彩。如果教师不能帮助学生纠正这些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概念,那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可能会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感到困惑,他们只会选择逃避甚至误入歧途。一旦价值观出现偏差,即使不会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厌倦学习,也很难帮助中学生正确看待职业生涯,这就是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风和学习风格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
(3)德育教师实力薄弱。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严重依赖于德育教师。无论是德育课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解释,还是课堂下对学生的回答,都需要德育教师来完成。然而,价值观教育是一项涉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德育教师在课堂上的解释和课堂下的零星指导,很难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难以自发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特别是在选择复杂事物时,难以有清晰的理解和明确的判断。面对价值观层面的困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需要有人及时给予意见和帮助。仅靠德育教师很难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全面、及时的价值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