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明确指导思想,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

时间:2024-07-20 23:35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华民族在过去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创造的以儒道文化为代表的各种文化的总称,渗透到政治、经济、精神生活等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内化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而且体现在中华民族的食品建筑、习俗、生产和生活中。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倡导“仁爱”、“中和”、“民本”等思想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从明确指导思想、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方法等方面探讨和分析新形势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具体途径。
 
首先,明确指导思想,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
 
新时期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继承和弘扬中国民族精神,保存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二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重新优化整合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化更新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虽然人们的价值观和观念在过去几千年的发展中不断变化,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所倡导的以人为本、谨慎独立、修身养性、讲气节、有骨气、爱国主义等核心要素始终处于高度稳定的状态,为我国教育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指导思想。
 
二是积极拓展教育路径,丰富课程教育内容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很少,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因此,在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可以通过积极拓展教育路径来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首先,学校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文化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教学纳入新的课程教学计划,如传统文化概论、大学语文、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等课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既能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又能使学生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其次,学校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爱国情怀。
 
此外,在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在教育学生传统文化时,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教育功能和信息优势,使传统文化的传播成为我国当前文化教育的新途径。在业余时间和假期,高校还可以通过夏季下乡、参观文物、组织志愿者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让他们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最后,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国立学院等相关部门来研究和传播传统文化,加强与国外其他高校的文化学术交流。这样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又能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的优秀成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加强教育方式改革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际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改革和创新的教育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二是教师可以采用渗透文化传递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朗诵、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第三,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外国文化成分,成为新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种方式,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可以在发展过程中摆脱自身的局限性,实现自我超越。
 
四、结语
 
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宝贵财富和结晶,是中华民族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取之不尽的动力。因此,在现代教育发展的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应承担继承和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明确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观,创新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积极探索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继承、创新和发展,促进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