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品德教育渗透到音乐教育中的方法和途径

时间:2024-07-20 23:3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一、音乐与德育
 
音乐是对道德情感、道德理解和道德信念的崇高追求。首先,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音乐是一种道德的三维存在,即行为、概念和形式。一些音乐概念、审美意识、音乐行为、音乐运动形式、乐器形式是音乐行为、意识和形式的三维存在。其次,从历史上看,音乐是一种道德的历史存在。音乐包含丰富的信息量,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速度和强度、曲式结构、音色、调性等。音乐的发展过程是人类自身文化的发展过程。最后,从内部结构的角度来看,音乐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这与德性相对应。音乐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然后从理性到感性的过程。美学家认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就是美,我们感受到的音乐之美就是感性与理性统一的结果。音乐的产生与人们的各种需求构成了价值关系。人们的需求促进了音乐的产生和发展。音乐的逐步完善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音乐适合人们,人们必须选择音乐。
 
二、品德教育渗透到音乐教育中的方法和途径
 
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互关联的。音乐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更容易接受音乐中的道德教育。在音乐教育中,道德教育的渗透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渗透道德教育应具有艺术性
 
受过教育的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叛逆思想相对较重。如果教师不注意方法,就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教师应与学生交朋友,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勤于思考,注重方法,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和方法,不知不觉地达到德育的教育效果。简而言之,教师在音乐教育课堂上渗透道德教育应委婉、艺术,以达到道德教育的效果。
 
(2)渗透道德教育的直接途径是谈话
 
在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对学生的影响是最有效的。师生交谈是最基本、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难以察觉的。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更多地使用对话。在钢琴课和声乐课上,教师要指出学生完成作业的不足,表扬好学生,指出优秀作品的表现手法和点睛之笔,让其他学生更好地完成钢琴作品和声乐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波动,与老师默契合作,情绪高或质量基础扎实,作业相对较好;思想被动素质不稳定的学生对作业有抵触情绪,完成作业会更差,需要音乐老师与这些被动学生交谈,进行道德教育,从心开始,教他们如何做事,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纠正学习态度,找出他们不想学习的根源,最终让这些学生愿意接受批评,愿意完成音乐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当老师评论和解释作品时,学生会愿意接受和理解,这不仅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而且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
 
(3)渗透道德教育要注重道德教育的基本素质
 
品德教育渗透到音乐教育中,首先要注意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品德教育从教师的基本素质入手,循序渐进。根据教育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将诚实、责任、自律、奉献、同情、尊重、坚韧等基本素质融入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不同的音乐内容,教育学生热爱自然,感受自然之美;教育学生克服困难,有毅力;教育学生热爱集体,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关心学生,尊重老师,有善良的同情心等等。
 
(4)渗透道德教育的前提是扩大教师课程资源
 
从思想政治和德育的内容来看,道德教育与音乐教育有很强的联系,音乐教育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包括古今中外、历史地理等,对音乐教师的知识视野有很高的要求。在分析音乐作品时,不仅要了解音乐的旋律和内容,还要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创作背景,甚至挖掘音乐作品背后的政治意义。贝多芬的命运描述了作者与命运作斗争的坚强意志;肖邦的革命练习曲是由鼓舞波兰人民的士气创作的。如果教师有广泛的知识,在解释音乐的同时,他们自然会解释作品的意义和作者的平等,自然地包含德育,学生不仅学习音乐知识,而且接受道德教育。
 
(五)渗透道德教育应当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功能有目共睹,但如何更好地体现德育在音乐教育中,如何产生有效的德育效果,是音乐教师等学科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阅读对学生素质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快速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建议学生多读书。多读好书,会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
 
三、结语
 
音乐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功能不容忽视。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充分利用所有美丽的元素,如独特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美妙的音色,触动我们的神经和情感,对人类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很大。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以音乐教育为载体,帮助道德教育不知不觉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在道德教育中发挥“催化剂”的作用。音乐教育不断用美丽的音乐教育人,不知不觉地纠正人们的道德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教师的道德教育目标融入音乐教学,也是音乐教育中道德教育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