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促进区域间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

时间:2024-10-15 23:30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促进区域间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
 
区域教育的不协调发展带来了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它不仅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造成了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对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而且进一步加剧了中西部地区人才的流失。因此,能否提出合理有效的手段,促进东、中、西部地区教育的协调发展尤为重要。
 
第一,国家层面。百年计划以教育为基础,国家运动的兴衰与教育有关。当今世界政治形势不断变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发展迅速。世界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本质上是科技竞争和民族素质竞争。科技创新和民族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中国老一辈领导人邓小平多次提出,科技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以教育为基础。因此,国家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把科技教育的发展放在首位。全面、协调、均衡地发展中国教育,大力发展中西部落后的教育事业。
 
要改变中西部地区落后的教育现状,首先要改变中西部地区落后的交通现状。中西部地区的教育落后于东部地区。除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国家政策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偏远的地理位置极大地限制了中西部地区的对外交流。因此,国家除了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支持、投资指导等传统做法外,还应结合中西部地区对外交通不便的现状,大力改善中西部地区落后的交通状况,为中西部地区的对外交流创造有利的交通条件。
 
二是社会层面。区域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提出了实施科学教育振兴国家的战略,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全球和基本地位。这要求我们加强舆论宣传,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发达地区大力支持人力、物力、智力、资本等落后地区。例如,我们可以形成地区和地区、省、城市的对口支持,条件允许的地方甚至可以形成学校对学校的对口支持,实现“先富后富,最终实现全社会共同繁荣”的目标。实现落后地区教育与发达地区教育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
 
三是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首先,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要改变“等、靠、要”的观念,充分发挥主观主动意识,挖掘潜力,大力发展本地区经济,为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其次,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要充分挖掘民族特色,丰富民族教育内容,发展特色民族教育,走出新的教育道路。第三,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要积极加强区域内外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改变落后教育管理方法,形成适合中西部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特色人才。最后,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要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宣传,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条件,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资本到本地区发展经济教育。
 
总结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到2020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将达到95%,高中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将达到90%,高等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将达到40%,这不仅是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的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各地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发展,促进我国教育全面均衡协调发展。
 
总之,没有区域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区域共同发展不完整,不可能持续。科学规划、均衡协调教育的全面发展是将中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人力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中、西部地区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对于充分发展人力资源,普遍提高国家教育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