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社会转型需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时间:2023-12-21 03:55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所有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2014年9月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与贵州省中小学骨干语文教师亲切交流,参加“中小学教师国家培训计划”,鼓励他们扎根西部,努力成为“四有”好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教师的讲话,为全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总书记的讲话,放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是时候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了。
1、社会转型需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郑重指出,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道德的教师,就是有专业道德和道德人格的教师”。[1]“面对社会转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应对,具备必要的素质”。[2]必要的素质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人们不仅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还需要提高精神追求。这就需要加强对全民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取得全面胜利,当然,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认真、全心全意地教育人。不仅要通过教育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还要提高本民族的道德修养。学校是全面系统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和课堂。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时刻关注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二、形势急剧变化,急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涌动,尤其是西方思想。一些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例如,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漫无目的地宣传西方民主,公开攻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人大力宣传西方文化,漫无边际地诽谤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当然,也有职业倦怠引起的极端言论和错误观点,[3]在日常课堂上肆无忌惮地成长。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也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原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党的教育方针的顺利实施,不利于学校人才的培养。可见,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迫在眉睫。
3、在教育变革的背景下,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势在必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正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教育教学的发展,不断学习和提高,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局面。丰富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教育技能、崇高的教育理想、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良好的教师作风和严谨细致的学术态度是构成当代教师素质的必要因素。其中相当一部分被教师的职业道德所涵盖。可以看出,在教育变革的背景下,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是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而提高教师素质的希望首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
4、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中共中央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包括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民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道德”、“有理想”、“有纪律”、“四有文化”社会主义公民。成为“四有”公民的前提是要有正确而坚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应始终与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路线保持一致。当公民作为学生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影响时,他们也接受了教师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感染。因此,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思想观念,甚至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对象对世界和社会的看法和方式,以及行为准则。甚至可以说,这也是决定教育者能否成为“四有”公民的关键因素。
总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深刻理解习总书记努力做“四有好老师”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这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关系到我国教育改革的未来,是社会转型条件下教师教育工作的亮点,是公民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