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教育学专业培养的实际困境
时间:2024-01-16 22:16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作为一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学四年的相关专业学习,接下来三年的硕士研究,不仅让作者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而且也看到了毕业后教育在就业中的“尴尬”地位。这些因素促使作者对教育专业的发展感到困惑和思考。下面,作者讨论了这些困惑和思考。
教育学专业培养的实际困境
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较低,对教育学科的性质和培养目标的认识不清楚。当被问及为什么大多数受访者选择这个专业时,他们的答案是因为他们不理解或自愿调整高考。有些学生对教育感兴趣,希望通过学习教育帮助他们解决真正的教育问题,完成他们的教育理想;有些学生说,在咨询了相关信息后,看到培训目标如此“吸引人”,未来可以通过学习成为“全能”的教育工作者选择这个专业。但目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几乎已成为人才市场上最卑微的求职者群体,大多数中小学毕业生因没有相关学科背景而被用人单位“拒绝”。在大学和技术中学中,由于教育水平低,它已经成为别人眼中的“高低”。一般来说,影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不仅包括教育专业的内部原因,而且还包括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
没有学科背景,培训目标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教育专业毕业生在现实中遇到的最大瓶颈是没有学科背景,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长期以来,本专业的培训目标主要针对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和教育科学研究人员。致力于提高各类师范院校教师的专业水平,特别是中等师范学校。随着中学教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师范院校由三级调整为两级。近年来,由于各高校对人才的重视,对教育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对于教育教师来说,求职之路很困难。大多数改变职业的毕业生都没有深入学习他们所教的学科,也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
课程和教学注重理论而不是实践。教育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一般以传统的几本专业教材为基础,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师范技能培训不足。教材内容主要围绕专业知识进行讲解,缺乏对本专业学术前沿的具体阐述。此外,一些高校开课时间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开始课程学习时处于“尴尬”的境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注重教学,考核评价方法也注重掌握基础知识。学生专注于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缺乏对学生教育科学研究基本能力的训练,使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失去了应有的“看家本领”。
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很少接受系统的师范技能培训,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教育实习作为他们走向教师职业的前奏。在这唯一的机会中,真正能让学生上课的时间更少。此外,教育实习的安排时间大多在大四。在这段时间里,很多学生忙于找工作,参加各种考试,所以实习效果会大大降低。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无论是我校的领导老师还是实习学校的导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是很了解。相应的指导并不深入具体,尤其是如何处理学生实习中的问题。如果不注意这些教育漏洞,最终的教育实习只是一种形式。
目前,实习单位对教育专业实习生的认可度较低。一是教育专业实习生很难找到相应的实习单位,二是中小学找不到相应的学科和专业。实习单位不信任学生的教学能力,有些学校甚至担心它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这进一步加剧了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师范技能的困难。
教育学专业培训改革建议
控制招生规模,培养教育研究专业人才,必须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充分发挥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重要。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研究主要借鉴国外教育理论,缺乏基于中国的独立思考,对教育问题和教育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解决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何实现教育学的“本土化”研究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这必然需要一批高水平的教育科学研究人员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在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传统教育学优势学科,已经开始采取各种方式控制教育学本科生的招生规模,成为“少而精”的研究型人才。虽然四年的本科基础学习不足以支持其独立的教育学研究,但将为其今后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具有教育情怀的研究型人才。在具体的培养方式上,重点是“学术型”,可以采用“本硕连读”(4+3模式)、有条件的学校甚至“本硕连读”(4+3+3模式),将学生与国外优秀学校联合培养或交流学习,拓展国际视野。
整合学科资源,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随着国家专业硕士学位的不断扩大,即学科教学的各个方向,硕士学位的招生人数在一些学校得到了实践。近年来,中小学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教材开发研究方面,对教育科学研究的需求尤为突出。一些合格的学校也承担了相应的项目和项目。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教育专业人才。因此,师范学院不仅要培养具有扎实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学生,还要掌握一门学科的“教育学”―“学科”复合型人才更为迫切。
当然,要培养这种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除了目前的学科教学硕士(4+2模式)外,具体的培养模式也可以灵活多样。有学者提出2+2模式(即两年教育学专业学习加两年相关学科专业学习)或3+2模式(即三年教育学专业学习加两年相关学科专业学习或三年学科专业学习加两年教育学专业学习)。其他学者提出1+2+1模式,第一年学生学习教育学主要课程,第二年和第三年学科专业教学,第四年接受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这种模式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注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科教学的局面,更加注重教学技能培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最好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学术导师注重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校外专业导师注重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教育并不局限于狭窄的学校教育领域。教育与社会密切相关。同样,教育学的学科价值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服务功能。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教育培训等都需要教育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学科价值和社会功能。但现阶段,由于种种原因,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并不高,我们还没有充分发挥其潜力。更深入地说,这取决于我国高校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的转型改革。是否应借鉴国外教师资格准入标准、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学院建设的有益经验。
结束语
201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师范毕业生也被纳入考试范围。目前,越来越多的省份逐渐加入了全国统一考试的行列。这不仅对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很大的优势,而且还将进一步拓宽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必然会越来越重视教育专业本身,从而促进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