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时间:2024-03-19 21:39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增加,英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英语基础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多年来,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教学仍不能完全符合英语课程标准。原因有很多。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还要特别注意使用现代设备基础的课堂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师生互动,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树立信心,锻炼合作能力,有利于口语和听力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快速掌握学生的学习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情感的应用要合理到位,这样才有意义。要注意现有问题,及时纠正,使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学会反思,反思情感教学。
 
二、情感教育
 
1.小学生的情感特征与英语学习的关系。从现阶段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来看,他们的学习活动有很大的情感倾向。当他们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时,不仅会产生情感迁移,还会使他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快速提高他们的学习和沟通能力。
 
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与情感态度密切相关,英语学习的效果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其影响。想象一下:一个缺乏热情和兴趣或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会比一个有积极情感的学生更容易、更快地学习吗?当然不是。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在他的情感过滤说中指出,所有的语言输入只能通过情感过滤器来实现,并被大脑吸收。学习外语集中于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理性输入,另一个是解决心理障碍。他认为情感因素是教学的关键,并在过滤输入知识方面发挥着作用。
 
2.当代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20多年。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重视情感在学生整体素质形成中的作用,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实质性区别。一个人的情感素质将直接关系到他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以及他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挥。素质培养的关键在于内化,内化的关键在于情感。素质教育的实施,如果缺乏情感教育,其实就是缺乏人文观念,缺乏教育生活,很难真正提高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素质”。
 
3、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递师生之间的知识和信息,还要进行情感交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那么,他如何像音乐指挥一样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情绪,使他们积极思考,集中注意力,达到情感共鸣呢?
 
1.注意自己的情感素质。首先,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新”,教师的人格影响力巨大,比言语教育有更强的精神渗透力。而且,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形成,需要有人指导,教师是最合适的人选。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智慧、理性和道德的典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保持自己的人格魅力,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在与你日夜相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佩服你渊博的知识,还会佩服你独特的人格魅力。学生会受到影响,他们的行为也会受到很好的影响。
 
其次,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情感教育倡导的最基本的教学情感氛围之一是让学生快乐――在兴趣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这是由情感的感染功能决定的。想象一下,当老师张开脸或冷漠,或愤怒地走进教室时,学生能感到亲切和温暖,向老师敞开心扉,更好地接受新的信息吗?不!教师应始终保持饱满、兴奋的情绪状态,也可以适度地表现出激情和高情绪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情绪也兴奋起来,整个课堂气氛也相应地充满活力。如果老师自己沮丧、沮丧,只会导致学生更沮丧、情绪低落,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只有老师先进入,才能让学生进入这个国家。
 
2.对教学内容的情感处理。所谓对教学内容的情感处理策略,是指教师从情感维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和组织,使教学内容在向学生呈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小学英语教科书看似简单,但内容极其丰富。学生可以接触到自己和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科技和习俗,学会表达邀请、喜欢、感激、同情等情感态度。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巧妙处理、提炼和展示这些丰富的情感内容,给学生情感上的感染,选择好的情感点,打动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结语
 
英语课堂教学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和情感,缺乏情感的英语课堂会像失去绿叶衬托的红花一样黯然失色。温馨、真诚、和谐的情感氛围对小学生来说是珍贵的。然而,在许多小学英语课堂上,由于小学生刚接触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强制性的“知识轰炸”依然存在。纵观英语教学课堂,应试教育的思潮依然充斥着课堂。本应具有浓厚人文魅力的语言工具成为枯燥的机器部件,学生对语言学习深感枯燥。这种情况令人担忧,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