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知行合一”理论对教育方法的参考价值

时间:2024-04-25 23:38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知行合一”理论对教育方法的参考价值
 
在王阳明哲学中,“良心”理论是建立在“心就是理性”理论之上的,也可以说两者是相互衍生的。“预设良心,实际上指导伦理行为,从表面上看,使初衷也有“知识”,所以知识和行为观与心理观有内在的逻辑相关性,心理为一,即知识行为一,心理为二,即知识行为二。”[9]王阳明哲学强调“知识”与“行”的和谐统一,即先求知,然后用行动巩固知识,最后从实际行动中理解,总结,然后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即“先知后行,行而知”。换句话说,通过日常行为验证理论知识,达到“知识”的境界。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自古以来,教育先辈就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这是教育实现“知识与行动统一”的基础。王阳明不同意老师的傲慢,他主张“每个攻击我的人都是我的老师”。首先,在个性方面,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只比学生先了解知识,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比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所谓教学的本质是知识的传播。中国古代圣贤认为“教师不需要学徒”,表明师生在知识面前的地位是平等的;其次,教育的初衷是塑造健全的个性,即调动学生“真诚”的本性。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
 
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领导者是教师。首先,教师要端正态度,对自己的角色有清醒的认识。正如上述分析所说,在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发挥启发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把学习的主体回归学生。在教学理念上,要遵循“教学相长”的理念,保持对学生的尊重,提出对学生的意见或建议,“有则改,无则鼓励”,以完善教学方法为目标。特别是当教学出错时,教师主动改变,既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又能塑造教师的形象。
 
此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而不是使用“言语”,强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作为“好老师、好朋友”有效地指导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
 
(二)化理论为素质和能力
 
“知行合一”理论强调“知”与“行”的完美统一。无论是通过直接教学还是间接渗透,知识的获取都需要实践的过程,才能实现内在和外在。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中,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有通过教育实践验证教育理论,才能有效实现“将理论转化为素质和能力”[10]。
 
第一,把理论变成素养。哲学是抽象的,离不开生活实践。无论理论知识有多深,都需要在实践中去理解和感受。特别是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需要一个长期反复的实践过程,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慢慢融入学生的道德体系。比如上面提到的“孝”教育,学校组织学生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出发点是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孝”的体会。学生通过帮助父母做家务感受父母的辛勤劳动和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发自内心地孝顺父母,将“孝”融入学生的思想体系,外化为日常行为,即理论化为素养。[11]
 
二是将理论转化为能力。理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或能力。要引导学生建立完美的个性,不仅要提高录取率和就业率,还要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甚至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个人能力存在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不像科技知识可以通过量化标准来衡量,而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展示。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个人能力,必须引导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
 
(3)先知后行,知而必行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哲学理论是基于朱的“知先行后”理论。先知后行,是指先传播知识,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然后引导学生运用主观意识引导自己的行为,即通过实践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实现“知而必行”,从而增强记忆力。
 
先知后行的原因是先告知学生正确的理论和观念,然后引导学生实践。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学生思想意识中的不良观念和错误理论“主观假设”。就像小树在成长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得到很好的支持,这样它就可以越长越直。人们也是如此。在认知客观世界之初,即接受正确的思想,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即使受到挫折和不良观念的影响,思想偏差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其次,知识是必要的。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后,如果不快速实践,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实践完全融入理论体系。如果只停留在理论习得的角度,一方面会导致对知识的简单理解,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知识”与“行”的脱节。
 
结语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的伟大成就者。他的哲学体系不仅包括儒道理论,而且以批判主义精神继承了程朱理学的精髓,形成了“心”、“良心”、“知识与实践一体化”三种理论,为道德培养、提高个人思想意识和道德修养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在教育原则上,重视德育优先、教学、以人为本等先进教育理念;在教育方法上,开辟了分班教育先例,重视师生沟通,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内容上,他强调内外一致。这些哲学理论为当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许多参考价值,是一颗罕见的灵感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