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道德教育的反思
时间:2024-04-23 23:01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一、道德教育的反思
1.传统道德教育的局限性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往往不能与现实联系起来,用一个难以实现的道德标准来教育儿童,实用性不强,推广了一系列违反身心发展的规则。
1993年,国家制定的《小学德育纲要》规范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纲要》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了学生的经历,没有具体说明学生的幸福生活和道德教育关系,不利于学生对道德重要性的思考和判断。道德教育过于强调以社会为本,需要形成固定的机械化道德人格。《纲要》过于突出社会价值和规则,突出了政治化、社会化、抽象化和绝对现象。
根据学科要求,在小学高年级设立道德课程和社会课程。在道德课程中,从道德中抽象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进行教学,而社会课程则结合了历史和地理,就像历史地球上的拼盘一样,两门课程与现实关系不大。小学道德教育已经成为课本知识的变相传递,道德往往成为执政者意图的体现,国家意志的形象,理论化、绝对化、知识化是其表现形式。
道德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期待一种幸福的生活。由于儿童对社会的认识较少,学习道德生活可以促进他们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时尚。学生的道德教育应与他们的实际成长环境紧密结合,将道德教育的目标与道德教育内容相结合,使他们能够有深刻的理解和真实的感受。
2.时代对品德教育的期望
在新时代,青少年和儿童的思想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进一步完善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指导了我国基础课程改革。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越来越受到重视。提高人口道德素质和保护环境是儿童需要的一些基本机制和规范。1980年国际道德教育会议提出,总结了世界各地道德教育的四个部分:
社会责任感、诚实、正直、孝敬长辈、尊重他人、劳动尊严、合作等社会价值标准;
自我价值标准:如诚实、纪律、上进、尊严、有条理、包容等;
二、在生活中学习道德
新课程改革更注重学生的生活和成长感受,更注重学生的成长和生活,师生交流更注重对话、交流、感受和理解。“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也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只有在生活中培养道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1.形成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在生活中学习道德
人文思想是德育的核心价值观,新课程改革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新课程改革的概念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应以社会生活为基础,根据学生的社会生活进行道德学习和道德培养,提出学生的主要地位,重视学生个性、独立意识、主观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从生活中回来,回到生活中的心理发展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培养效果。
2.坚持教学生活化
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内容来自社会生活,反过来影响学生的生活。教育高于社会生活,其内容是学生生活的超越,让学生探索社会生活的窗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教育,使用知识。新课程改革指出,思想道德教育应与现实紧密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和丰富多样的活动,给学生带来更高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意识,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感。学生在生活中发挥主观主动性,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的个人经验感,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3.系统化德育课程
学科的系统化可以使学生全面完整地了解世界,各学科相辅相成,提高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的系统化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通过各学科的综合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课程结合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等环境,引导学生在各种情况下应对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互动建立良好的个人素质。
三、构建自我教育平台
1.树立新课程改革的科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概念要求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开放的课程。教学不仅是教书知识,而且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通过知识教学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注重学习,关心学生的个人生活,关注学生的个人经验,引导学生更积极、更健康地成长,使学生更加负责任。
2.坚持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的全面发展
过去,小学生德育过于强调国家意志和社会责任,导致学生德育脱离现实的弊端。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思想、道德、心理、政治等方面。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发展的特点,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分阶段、持续的教育,形成不同的重点。德育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判断力和实践技能的统一,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共同推动德育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