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成都迎春小学课间发展现状
时间:2025-04-20 23:32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挖掘中国武术的精髓(真、善、美),树立优秀的沟通形象,是当今社会正能量吸收的迫切需要。2004年4月2日,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了《中小学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实施纲要》,提出中小学体育课应适当增加武术等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小学教育是儿童成长的基本阶段,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阶段。因此,小学教育非常重要。然而,中国武术的崇尚、和谐、武术等传统文化精髓是从小培养的首选。
1.成都迎春小学课间发展现状
成都迎春小学课间活动丰富:广播体操、足球和一些传统项目(陀螺、铁环、羽毛球等),达到了学生快乐锻炼的效果,但存在很大的问题:场地不足(课间拥挤)、体育教师短缺(管理压力大)导致风险因素增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领导对课间内容进行了改革,保留了优势项目,创建了适合各方面条件的项目。因此,武术自编套路进入了成都迎春小学的大课间。
2.小学生自身特点
小学生年龄分布在7-12岁左右。在自主学习方面,他们没有建立完整的自学态度,只学习和吸收教师、家长和外部环境带来的知识和想法;在自主选择方面,没有优秀的独立辨别是非的能力,在选择上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心理方面,没有建立良好的自控能力,心理反差大,在挫折和问题面前盲目或选择逃避;在生理方面,各方面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正确的体育干预,促进其健康发展。
3.武术自编套路的创作要求
首先,根据成都迎春小学学生的需要,迎春小学的学生大多属于农村家庭,父母关心较少,由祖父母照顾,性格内向,胆小,遇到困难退缩等。;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比较创作动作的选择,选择适合7至12岁不同性格和不同接受能力的小学生。
二是根据成都迎春小学场地范围的支持能力,提高常规,控制动作大小,调整步法移动,利用有限的场地达到所需效果。
第三,根据成都迎春小学领导和班主任的意见。调整教学时间,解决冲突课程,最终满足和支持全体教师。成功完成教学内容,实现原教学目标。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 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都迎春小学课间改革非常成功,解决了以往存在的诸多问题。
4.1.2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小培养适应社会的优质人才。
4.1.武术被认定为“七大校园教育运动”之一。这是现实的需要,符合教育的要求。
4.1.4.学校专业武术教师,迎春小学武术自编套路大课间的进行,都取决于外校的武术教练。
4.2建议
引进专业武术教师,不断创新武术自编套路课间,继承武术自编套路课间作为我校特色,促进学校各方面更好发展和武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