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
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含义和目标
时间:2024-06-06 23:37 所属分类:管理论文 点击次数:
一、前言
中国的公共机构是一个有特殊情况的组织,不仅与国有企业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不同于政府机构和党委,因此公共机构的财务监督很容易被忽视。近年来,随着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公共机构的快速发展,加强财务监督逐渐成为公共机构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公共机构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加强自身的财务监督,实现公共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二、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含义和目标
所谓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是指事业单位为保护自身资产安全,确保经营活动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一致,提高经营管理效率,规避风险,但在事业单位内建立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事业单位负责人与审计、会计、财务等方面相互制衡、分工明确的监督制度。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主要目标是依法有序、合规、财务管理,是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内在需要。
三、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需要完善财务制度
就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现状而言,其财务制度严重缺乏合理性、规范性和适应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为了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制度与实际业务情况相适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结合业务管理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最大限度地规范各类财务工作。但正是因为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缺乏完善性,执行不力,才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顺利发展。
(二)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就事业单位在职会计人员而言,会计人员的法律观念和职业道德不强,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即使事业单位每年都要组织会计人员学习第二学历或积雪教育培训,通常只是为了提高学历和取得证书,考试形式化非常严重。目前,社会信息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趋势。中国行政机关也颁布实施了许多新的财务法规和政策。财务知识和财务技术一直在升级。如果不能继续学习,及时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必然会干扰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
(三)文件使用管理缺乏规范化
绝大多数机构基本上存在文件使用管理问题,对财务票据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忽视。除了大量的收入、大量的非税收项目、派出机构或下属机构的政府单位设置专职会计人员或票据管理人员外,相当一部分机构并没有真正配置专职票据管理人员,甚至没有有效地建立单据申请和支付制度。此外,事业单位没有严格执行“收支两线”管理制度,许多单位将捐赠收入、外部租金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出具交易付款单据,避免控制。同时,行政机关没有严格管理和监督事业单位文件的报告,促进了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安全风险。
(4)未意识到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单位领导缺乏财务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许多部门领导尚未充分认识到财务监督的重要性,财务监督的概念非常薄弱,只关注部门事业的发展,严重忽视内部控制管理,只关注正确的财务资金,严重忽视资金的使用,甚至不了解财务监督知识。根据相关数据,国务院审计署于2005年审计了38个中央部门预算,其中26个部门非法挪用10多亿财务资金,31个部门挪用20多亿关键用途资金,片面认为财务监督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财务监督制度只是处理部门检查,最终导致财务监督的突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