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5-04-22 23:35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点击次数: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一直高度依赖于自有资金或内源性融资。根据权威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国自有资金占中美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60%,而美国只有30%;中国银行贷款仅占20%,而美国银行贷款占42%。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提高,而中小企业的信贷比重基本保持在5%左右,没有明显变化。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额度非常低。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现实表明,国内银行业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无法解决中小企业扩张时期的资金需求,也无法在危机时期实施救援,帮助他们摆脱财务困境。
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或金融服务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国内金融部门,与大企业和国内统一市场的传统金融服务和政策相比,中小企业和国内区域市场的金融服务和政策存在致命的“短板效应”。过去,在经济繁荣时期,一些问题没有被大金融浪潮所掩盖。
然而,在当前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中,缺点的存在及其经济利益关系特别明显;第二,中国目前的融资服务链还不完善,融资体系也不完善。在当前的金融服务体系中,大型或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制定和实施的金融服务标准是全国统一的。在这些机构的硬规模下,与个性化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通常存在诸多冲突,筛选成本也很高,因此中小企业或区域金融服务缺乏经济激励。第三,中国中小企业本身也存在许多不足和先天缺陷。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创业阶段,其弱、小、管理不规范的特点难以满足融资要求。
与此同时,在宏观风险加剧的情况下,银行更“珍惜贷款”。目前,银行贷款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一项调查,中国中小企业的大部分融资来自银行贷款。但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显著变化,除国内外需求下降外,对中小企业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资本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可贷资金的减少,加上央行的信贷规模控制,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显著缩小。随着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水平的显著上升,信贷配置现象将更加严重,可贷资金可能会绝对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