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时间:2024-01-04 19:4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近年来,面对人类生活环境恶化、生活意义冷漠、青少年自杀、杀人日益严重的现实,越来越多的人呼吁重视和加强“生命教育”。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人类想要避免经济、生态和价值偏好的危害,他们必须从内心深处改变。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
1、生命教育的内涵
什么是“生活意识”?简单地说,它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生命是最有价值的,生命只属于每个人一次。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生活,培养学生珍惜、尊重和热爱生活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使学生善待生活,改善个性,健康成长。
二、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学校教育课程中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只能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进行。作为一门充满生命色彩的初中生物学科,它拥有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充分利用初中生物学科的生命教育资源,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必要地指导和照顾人们的生命发展,将是一种有益和必要的尝试。
首先,通过生命教育,学生可以珍惜生命的存在,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美,意识到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个人生命也来自父母;其次,通过生命教育,不仅教学生珍惜生命,而且激励学生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关注、尊重和热爱他人的生命。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传统教学中忽视生命存在的现象有望发生变化。生物学新课程确定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将教学重点从教师转向学生,主动发展,倡导尊重学生,尊重个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与生命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在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可以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挖掘生命教育资源
人民教育版七年级第二册的教科书安排了一个单元“生物圈里的人”。本单元的七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人的起源”。通过观察和思考、数据分析、技能培训和探索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类的个人发展、青春期的发展特点和健康习惯的形成以及对优生学和优生学的认可。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通过各种探索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食物来自环境、人类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人体物质的运输、人体废物的排出,以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模拟探索和计划,进一步了解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四、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激发欣赏生命的情感
研究生命的基本单位――从细胞开始,我们就深深地被生命的精致和完美所吸引。在研究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体验到生命的美。从细胞膜的选择和渗透,细胞与周围物质分离,成为细胞结构的独立系统,细胞器之间的联系和转化都反映了生命的精致。用翟中和院士的话说:“我相信,即使是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的任何智能计算机都更精致。”
2.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珍贵,渗透珍惜生命的意识
在学习“生物进化”的内容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事实认识到生命的起源,这是经过无数年的自然演变才发生的。任何自然条件的小变化都可能扼杀摇篮里的生命。生命出现后,经过单细胞生命的长期进化,出现了更复杂的生命形式。最终拥有高智慧、高感情的生物――人类的出现更体现了生命的伟大。这一切都是大自然几十亿年的结晶,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他有生命存在的星体。目前,我们的生命还是独一无二的,可见生命的珍贵与伟大。通过“生殖与发展”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生命形成的困难,想象母亲十月怀孕的艰辛,抚养孩子的疲劳,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磨难,因此,对于给我们生命的母亲,给我们帮助的人,甚至给我们阳光和雨的大自然,我们应该尊重生命,任何人都无权伤害他人或自己的生命,从而产生珍惜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3.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营造尊重生活的氛围
通过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保护”的知识,学生们深深地感到,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并不乐观。我们周围的各种生物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为人类创造了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然而,人类的力量回报了同伴的伤害、破坏、污染,甚至许多生命已经从我们身边消失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健康也受到了威胁。在调查校园植物时,不要攀爬树木,不要践踏草坪;在遗传病调查中,正确对待残疾人,给予人文关怀。几乎让尊重生命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行动。
4.结合课外活动,实践生命意识,提高生命价值
对人类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也必须付诸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将尊重和热爱生活的意识转化为有意识的行动,以积极的态度实现生命的价值,创造生命的魅力。教育学生珍惜生命,不拒绝牺牲自己的正义,拯救他人;相反,基于对生命的敬畏和毅然奉献是对生命本质的最伟大诠释。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服务于地球上的生命,服务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生命充满活力。
生命教育包含在无形的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善于挖掘学科资源,不断探索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参与生命教育的实践,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绽放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