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价值重要性

时间:2024-01-24 23:30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引言
 
大学语文在我国高校学科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列为全国40多所高校的公共基础课。它肩负着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大责任,主要针对普通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其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和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锻炼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他们形成终身阅读的理念,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影响。然而,目前的大学语文教育遇到了各种尴尬的局面,影响了其应有的作用,使人们不得不认真审视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优化改革策略。
 
1、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价值重要性
 
从中国“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的精神可以看出,大学语文的定位是人文与工具的完美融合,将人文“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人格与尊严”的精神与工具“口头语言交流、逻辑思维、想象力”的能力相结合,将深刻而悠远的语文教育崇高使命渗透到大学生的学科学习中[1]大学语文教育的定位是全面的,而不是简单地放在象牙塔里,它充分发挥了文化领域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人类生活与发展、自由与创造、欣赏与追求的宏观体验中感受到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从而刺激他们的神经和情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他们的能力和素质。
 
“这个国家的语言是所有智力基础和所有知识的宝库”,这是著名学者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事实上,母语是重要的民族交流工具和民族文化的载体,母语教育是培养人民、提高人民素质的重要教育活动。大学语文教育是我国母语教育的承担者之一,是多门汉语课程共同发展的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汉语能力的教育活动,肩负着继承中华文化推广传播的重任,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感知能力和投机精神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2]。大学语文教育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不仅是向学生传授和传播知识的工具,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德育、培养学生真诚情感和积极动力、整合传统与现代资源配置、有效利用的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人文素质。
 
二、目前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地位不明确
 
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公共基础课程较多,但实际教学研究表明,大学语文学科地位不高,不清楚,与其他大学公共基础课程相比,没有学科支持,缺乏相应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仍不是二级或三级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才方面是不可替代的,但它没有必要的“权威”,只能成为“大学人文学科”的一般课程。大学语文教育的科研活动较少,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这也是其学科地位不够高、不明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大学没有专门的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室,缺乏定期的高水平的大学语文研讨会,教学研究几乎没有重大的理论突破,缺乏相应的机制保障体系。
 
(2)学生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大学语文是一门关系到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品味和气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在社会强大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学习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或好处。他们认为“大学语文虽然比中学深,但没用,思想远离现实”,最好把精力放在考证、奖学金或技能分数上[3]。这使得大学语文教育的功能异化,失去了在学生心中或大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有一种不言而喻的鸡肋感。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学生的第一导师,只有自觉学习,学生才能掌握深刻而长久的知识,而学生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他们对大学语文的兴趣不足。
 
(3)大学语文课时安排不当,教学手段单一
 
现在很多高校开设的大学语文教育课程并不多,有的用应用写作课程代替,或者减少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安排学生参加其他课程。对于一些高校来说,减少本课程的课时可以节省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为了突出专业教学,这些高校往往通过减少大学语文等公共基础课程来满足专业课时。这样,课时少,学分少,有限的学分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许多著名的文章没有深入讨论,往往只是点击,教师很难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因为课时不足。此外,许多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造力。很多高校的语文课都是以大班大教室的形式上课,几个班的学生一起上课。老师很难照顾这么多学生,也无法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教学互动来引导学生。因此,课堂上不断灌输教学,没有更多创新的教学手段,无法引导学生进入语文文学世界,难以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四)大学语文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不高
 
由于当今大学学科体系中的“大学汉语”未能享有应有的学科地位,许多大学教师没有中文系作为教学讨论的支持和平台,教学、教育、培训讨论的机会较少,示范基地不足。此外,在一些大学的科研中,大学汉语没有得到一定的科研关注,使教师有一种“难以脱颖而出”的感觉。这使得一些优秀的教师不愿担任大学汉语教师,演变为大学汉语教师总数少、年轻、职称、教育相对较低,使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由于年轻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有待提高,专业发展不确定,学生对大学汉语课程的重视不够,使教师更难满足教学,缺乏激励自身的教学动力和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