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工科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时间:2024-02-20 01:01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引言
近年来,素质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工程院校作为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院校,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应结合自身实际,在工程教育中引入大工程教育理念,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工程教育相结合,在人文素质课堂上开展大工程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技术领域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对此,本文从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入手,以矿业工程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为例,从工程价值观教育、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教育、人与人和谐思想教育三个方面阐述了人文素质教育,旨在探索提高工程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1 工科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1994年,华中理工学院发起了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声,提出将人文知识升华为人文精神,建立了三六个层次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也相继开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在全国理工科院校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从国际角度来看,英国剑桥大学和澳大利亚的梦纳西一直对科技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有很高的要求。日本还将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相结合,开展综合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1970年左右,美国新兴的STS教育将科学技术的应用与自然和社会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科技征服自然转型的思维模式,从人文角度看科技价值观。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STS研究和教学单位。80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都将人文课程纳入了学校的核心课程体系。除了西方文化史、现代艺术、心理学、社会学等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外,学校一般还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开设独特的人文素质课程。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并不具有针对性。大部分都是红楼梦诗歌欣赏、佛禅与中国文学、语言表达艺术与技巧等。一些理工科院校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进入20世纪,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带来了许多共同的问题。如人与自然关系失衡、人与人之间矛盾加剧、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应用技术的发展,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工程技术的应用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科学是培养学生如何认识未知的世界,工程是培养学生如何改造已知的世界。作为未来的工程师,一方面要掌握越来越发达的工程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要打破技术视野的局限性,自觉了解工程活动的全面社会意义和长期社会影响,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2006年6月,教育部提出,我国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从单一的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转变为以大工程观为指导的课程结构体系,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引入了大工程观教育理念。在现代工程意识下,工程师不仅要掌握工程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还要有利益冲突、道德和功利冲突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不仅判断工程的经济和技术价值,而且判断其道德价值;不仅从工程主体的角度,而且从工程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这就需要?R悼谓淌?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在平时的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大工程观教育。或者要求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了解工程建设涉及大工程观的内容,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工程观教育相结合。从目前工程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际情况来看,选择后者显然更为现实。这就要求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工科专业将大工程观教育渗透到人文素质教育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只被视为学分课程,工科院校教师被“边缘化”的现状,使人文教育成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粘合剂和连接器。以矿业工程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例。
2 人文素质教育中大工程观教育的内容之一――工程价值观教育
“传统工程价值观单一,主要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自然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限制和反应人类活动行为的功能”、“难以充分把握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矿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未来的工程师,是改变自然的新力量之一。爱因斯坦在1952年10月5日写给《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尖锐地指出,“教育专业知识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台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让学生理解价值,产生温暖的感情。他必须对美貌和道德善良有明显的辨别力。否则,他――加上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训练得很好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对工科学生进行自然观、自然价值教育显然是必要的。然而,如果教育者只谈论什么是自然的工具价值,什么是自然的内在价值,什么是自然的系统价值,如何理解自然的审美价值,如何理解自然的宗教价值。从古希腊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现代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出现。看似系统深刻,却难免曲高和寡。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学习工程专业技术知识的学生。如果你能结合他们的专业(即使不是他们的专业)进行脚踏实地的解释,你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例如,以矿山为主的工程学院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人类采矿的岩石挖掘量可与河流的侵蚀效应相比。人类活动正在改变地壳的所有化学元素,破坏原有的化学循环,形成新的地球化学过程。这种平衡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平衡,导致身体生病甚至死亡。人体血液与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有惊人的相关性。这样的叙述必然有助于学生树立工程环境生态价值观。因此,将工程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文化、审美艺术、伦理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价值观,有效提高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