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改善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对策

时间:2024-11-29 00:0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改善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对策
 
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对“德育”一词的概念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理解。德育不等于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还包括理想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道德教育、科学“三观”教育、民主法律观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中等职业学校不重新理解和理解“德育”的概念,在德育工作中容易犯“部分概括”的错误,只能误导学生的成长。
 
其次,中等职业学校应特别重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这并不是说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代表的政治教育不重要,或者政治教育不如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重要,而是在确保政治教育不被拉下的前提下,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因为后两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和工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活质量。
 
第三,加强德育管理。中等职业院校应当设立专职德育部门,明确分工,使德育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这样,德育就能取得实效。此外,高校还应保证德育的资金投入。如果德育资金短缺,即使是聪明的女人,工作人员也很难没有米饭做饭,他们的精力也会不足。资金不足,工作人员无法振作起来。这样的德育怎么能有效呢?
 
第三,优化德育方法,改变德育形式单一、无创新的现状。事实上,有许多德育方法,如说服教育法、示范法、实践锻炼法、道德修养指导法、道德评价法、角色扮演法等。中等职业院校一般采用说服教育法和道德修养指导法,因为这两种方法投入的人力物力相对较少,相对容易。中等职业院校要想在德育工作中取得成效,就必须摒弃“省事”的理念,采取多种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
 
最后,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不能简单地以成就论道德。道德评价体系应包括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等方面。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无论成绩如何,都必须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进行一定的惩罚,并借此机会对所有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学生做好事,必须表扬甚至奖励,在学生心中树立道德模式。有了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学生自然知道如何反省自律。
 
结语
 
德育是教育的百年计划,但也是教育的薄弱环节,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尤为突出。因此,我们迫切希望中等职业学校能够真正肩负起德育的责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