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理解美

时间:2024-11-26 23:4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审美教育是利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来培养被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和完美人。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学校里所有的课程都与美育无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审美教育,加强审美渗透,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目的。让我们来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审美教育的经验。
 
首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理解美,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1)学会观察
 
学生不仅要用眼睛看事物,还要用心欣赏和感受,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器官,做到眼、耳、鼻、手触、思考、口说,全面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美。
 
(2)抓住闪光点
 
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为另一个衣衫褴褛的艺术盲人投了一元钱乞讨,而西装革履的丈夫和华丽的女士却漠不关心。我们从乞丐身上看到了他的亮点――灵魂之美。与周围的“文明人”形成鲜明对比和强烈对比
 
2、感知和欣赏课堂教学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教材。朱在《读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一起徘徊。问渠道怎么能这么清楚,才能有活水的源头。”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审美教育,在现行语文教材的“半亩方塘”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感受和欣赏能力?关键是创造审美情境。
 
情感是语文审美教育中最关键的因素。它是激励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培养审美能力、提高人格的内在动力。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风景漠不关心。”因此,教师应根据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相应的审美情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可采取以下尝试:
 
(1)教师课堂介绍
 
有人生动地把一节课的开头说成是老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花,这被认为是教学的“基调”。毫不夸张地说,著名教育专家钱梦龙在教《死海不死》时,将盛满水的大烧杯、一根玻璃棒、一把塑料勺、一大袋盐和一个鸡蛋带入教室。学生们感到非常好奇,眼睛睁得大大的。然后,钱老师把鸡蛋放进装满水的大烧杯里,鸡蛋掉进了水底。然后老师问:“谁能让鸡蛋浮起来?”学生们用自己的问题做实验。经过反复实验,鸡蛋终于浮了起来。钱老师引人入胜的课堂介绍,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为什么人们可以自由游进死海”问题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作者在教徐志摩的《告别康桥》(语文必须1)时,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一是借助想象理解教材的语言形象,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中国,唤起内心形象;二是分析作品所描绘的画面形象。意境的创造取决于作品中描绘的生活画及其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再现作品中描绘的风景,在学生面前适当发挥不尽之意。播放蓝浮云、岸边垂柳、水草潺潺小溪的幻灯片,在这种美丽的氛围中以温柔的欧洲田园诗般的音乐阅读,引导学生朗读。启发和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意境。诗中,诗人徐摩将自己多年来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简洁的诗中,融入到一些具有个性特征的形象和想象中。因为他巧妙地将气氛、情感、形象融为一体,形成了色彩鲜艳、线条清晰、对称柔和的境界:你看,在诗人眼中,日落的柳条被镀上了一层丰富迷人的金色,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优雅的影子,像一个美丽的新娘,新娘的影子,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中荡漾。在诗人眼中,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清泉沉淀着诗人如彩虹般绚丽迷人的梦想。可谓情景入景,把“彩虹般的梦想如水中、镜中花”描绘得多么生动、鲜明,仿佛伸手就能拿到。于是,诗人似乎乘着满载星光的小船,在绿草如茵的小河深处,拍拍欢歌,寻找他的色彩……梦能找到吗?几声沉浸在微弱的悲伤,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衬托出一种梦幻般的忧郁气氛,诗人不得不挥挥袖子,不带走云,悄悄地来去。整首诗,情因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诗歌深邃的意境。
 
(2)师生大声朗读
 
情感丰富的课文片段,如果没有好的朗读,就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朗读的方法有很多,既有老师迷人的范读,也有学生表情丰富的朗读。当我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的范读:“北方的风景,千里冰封,千里雪飘……已经过去了,数浪漫的人物,也看到了今天。“老师抑扬顿挫的朗读节奏,仿佛把学生带进了冰雪覆盖的广阔北国,看到了历史上无数的英雄,为中华民族的兴衰和发展而英勇奋斗的雄伟姿态,看到了无产阶级领袖的野心。《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感人的朗读和痛苦的母子亲情,让每一位读者都感动得流泪,尤其是在兴奋的地方,语言时而拉长,时而加速,时而颤抖,时而重读,完全让读者的心随着读者的声音飞翔。再比如《我和地坛》(史铁生),文章充满情感,一个瘫痪残疾人的感情溢于字里行间,主人公的真情流露,母子之间的相互关怀,一个母亲的真爱,这一切都不需要老师多说,可以通过读者的深情流露出来,是读者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种感觉,这种真实的感觉是美,通过阅读,审美意义得到了初步揭示,审美价值也得到了相应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