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困境
时间:2024-11-26 23:45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建设呈现出专业化、专业化的趋势。学者主要从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政治素质、人格特征、辅导员终身职业等方面界定了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内涵。然而,辅导员职业化建设面临的困境是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问题。如何消除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首要问题。
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困境
目前,对于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研究,我们主要采用学者马勒诗(Maslach)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个性化(Deperonal lineation)个人成就感低落(Dim in 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面临着职业倦怠的困境。
1.工资待遇低,上升空间有限
以浙江某高校为例,两年内辅导员工资水平在2800元至3200元/月之间,与杭州市高校基本工资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元代学者许衡也表示:“为学者治生是第一要务,生理不足,对学习之道有妨。低待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是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业余时间,没有时间进行教学和科研。因此,与同期专业教师相比,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相对较低,导致辅导员在科研项目审批、评价优先等方面处于劣势,直接影响辅导员的专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此外,辅导员的专业周期相对较短,许多辅导员只把这项工作作为临时工作的过渡性质,更换意愿相对较强,工作几年后往往转移到大学其他行政部门,辅导员专业相关性不高,也是影响辅导员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面临较高的职业风险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的安全稳定是高校最基本的工作。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突发危机是一种客观的校园现象。学校、学院(系)领导是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辅导员是最直接的责任人。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量1990年左右的独生子女成为大学生的主体。这些学生普遍具有心理脆弱、自理能力差、自律意识弱、冲动容易等特点。由于情绪问题、就业压力问题、贫困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校园危机随时会发生。一般来说,高校应按师生比例不低于1:200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但很多辅导员的师生比例远不止这些。因此,辅导员长期处于紧张的应急状态,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辅导员必须全程参与,这往往导致身心疲劳和精神疾病,导致职业倦怠。
3.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清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德育、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具有教师和党政干部的双重身份。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辅导员长期接受学校各级部门的长期管理。虽然他们有“学生健康成长的向导”的光环,但他们实际上是“学生生活中的高级保姆”。同时,高校普遍重视教学科研人员,辅导员工作主要包括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党建工作,一般处于“一切理解、一切不好”的尴尬境地,长期扮演“边缘人”的角色,导致强烈的角色冲突、失落感、职业倦怠。即使有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这种指导管理模式也很容易忽视教师在生活实践中的主体性和自然本能和需求,教师长期处于控制和管理的状态。因此,“面对上级部门对教师发展的各种培训,虽然有些教师在各种压力下被认可,勉强接受,但敷衍了事。”[2]
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不仅阻碍了自身职业化的发展,而且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不良影响。本文将从生命观教育的角度审视辅导员的职业建设,为解决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提供源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