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家长“文盲”教育的原因
时间:2024-11-30 00:2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1、家长“文盲”教育的原因
1.家长自身学历不高
大多数农村家长毕业于小学、初中和高中,很少有家长毕业于本科以上学历。由于学历低,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无法帮助和指导孩子学习。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家长的学历越高,小学生的焦虑就越轻;家长的学历越低,小学生的焦虑就越严重。
2.父母自身生活环境的影响
由于缺乏自己的知识,许多农村父母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新方法。例如,他们遵循其他父母的教育方法,只看到效果,忽视因材施教,导致一些父母错误地学习。如今,大多数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做农活、做小生意等。多年来,外出打工的父母一直没有回家,这给孩子带来了没有父爱和母爱的深刻体验,而代际教育使问题更加严重。
3.家长教育方法存在诸多误区
家长对教育有很多误解,主要表现为:
(1)溺爱。大多数现代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很容易选择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方法,一切都要满足孩子的需要,不能容忍孩子有一点委屈。如果孩子有任何问题,他们应该首先考虑是否被别人欺负。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这种理解变得越来越普遍。
(2)许多父母在孩子犯错后很容易原谅孩子,为他找借口,或盲目承担后果,父母认为这是考虑孩子的身心感受。但事实上,结果是孩子习惯了在父母的保护下生活,孩子缺乏生活和学习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经验,独立生活的能力严重不足。
二、“文盲”教育的应对措施
1.加强父母自身的知识储备
归根结底,父母不能帮助他们的孩子,因为老一辈人没有条件让他们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或者当他们有这个条件时,他们没有努力学习。如果父母有能力帮助孩子,父母自己必须学习更多,所谓的“活到老,学到老”,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学习,问更多,父母的自我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比孩子强得多,只要抓住这一点,就会不断改善孩子的教育。
2.让家长正确看待幼儿教育
义务教育的概念使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幼儿教育并不重要,或者让幼儿教育提前进入小学。要改变这一观念,必须加强对幼儿教育的正确宣传,学校应营造重视幼儿教育的社会氛围。在农村,只有当广大农民真正意识到幼儿教育在下一代素质培训中的作用,意识到良好的幼儿教育成功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甚至对生活、家庭、社会的意义,他们对幼儿教育的态度和行为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建议他们送孩子上幼儿园主动送孩子上幼儿园。
3.加强幼师队伍建设,多进行家校沟通
(1)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是代课教师或小学教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建立和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参照中小学教师管理办法和资格证书鉴定办法,对所有农村幼儿教师进行教师资格考试鉴定。
(2)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幼儿园教师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每年对辖区内所有幼儿园进行审批。确保教师的工资每月全额支付。建立幼儿园教师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要积极实施幼儿园教师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更好地解决幼儿园教师的后顾之忧。
(3)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在与孩子的接触和与父母的沟通中,我们应该了解孩子的需求,从而得出如何帮助和教育孩子的结论。教师要多观察孩子的各种问题,多关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多与家长沟通。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正确、积极地教育和引导孩子。
综上所述,农村儿童“文盲”教育迫切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长的支持。国家新的教育规划和发展纲要的颁布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发展。然而,农村学前教育仍然需要努力探索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