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构建书声朗朗、对话交流的课堂

时间:2024-11-30 00:2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完善课堂教学,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积极构建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新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构建书声朗朗、对话交流的课堂
 
汉语叫“语言”。语文课堂是由学生和教师的所有参与者共同成长的“学校”。不幸的是,大多数语文课堂已经成为学生失语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能活动已经成为当前教学中的一种尴尬现象。学生之所以不想听、说、读、写、思,主要是因为缺乏真正属于学生的话语体系。只有真正让学生大声朗读,才能扎实细致地分析文本内容,深刻理解语言的魅力,提高对语言的感受。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对课文情节内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对主题思想的统一理解。老师讲得很清楚,但他忽略了阅读课文语言。学生们想睡觉。即使他们理解文章的内涵,他们也记不起文章的精彩写作。
 
语文文章具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读起来悦耳动听,美感无穷。背诵语言大师的文章是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语气婉转,韵味和谐。阅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师范阅读营造氛围,学生默读涵泳情感,个别阅读整体推广,集体阅读渲染情境,突出角色阅读个性,轮流阅读活跃课堂。还有快速阅读、慢速阅读、朗读等。方法不同,精彩悦目。
 
只要语文课充满书声,就会充满浓郁的语文气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审美愉悦,大大提高语文素养。学生只有读懂自己的感受,读懂作者的感受,才能逐渐进入好的境地,与作品产生精神共鸣,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优秀作品中反复锤炼的优美语言,会逐渐沉淀在学生的记忆中,成为他们的“写作材料”,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