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教师职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

时间:2024-11-29 00:11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教师职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1.延长教师教育年限,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实现师范教育由三级向二级逐步转移,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教师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中国对教师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小学和中学教师应分别具有中学教师、大专和学士学位。随后,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满足《纽约时报》发展的要求,中国开始大力发展教育硕士学位的教育工作。然而,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仍与西方国家有一定的差距。20世纪90年代,中国各级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教育合格率显著提高。然而,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水平起点较低,短期内难以赶上发达国家。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水平,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不“一刀切”,逐步形成大专、本科、硕士师范教育的新三级水平。
 
2.完善培训体系,实施多种形式的师范教育培训模式。面对国内外师范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打破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开展师范教育定向非定向专业培训和定期非定期技能培训,实施各种形式的师范教育培训新体系,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使教师感到压力倍增,这就要求今后师范教育仍然是重点,加强非师范教育的比重,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在职培训和培训。此外,要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为其他中等专业学校培养合格教师。同时,鼓励非师范毕业生和公民积极参与教师专业资格培训和认定,通过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学实践考核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后,加入教育教学竞争。
 
3.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要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发展,必须突出课程设置的重要性。面对课程设置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吸收其他国家课程改革的经验。加强通识教育,加强学科专业教学的学术性,注重教育理论学习,加强教育实践培训的师范性相结合。例如,美国的师范教育模式以综合性大学或大学的文理学院为主体,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教师,很好地突出了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特点。此外,师范生的教育理论学习、教育实习和实习将继续加强。这样既加强了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又巩固了师范教育的学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