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常见的分层教学模式

时间:2025-01-03 07:33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常见的分层教学模式
在中国,分层递进教学改革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上海率先提出的。近十年来,分层递进教学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有:
   1.课堂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又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
它保留了行政课程,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指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测试,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具体实践:①了解差异,分类组建。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分阶段考试,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2.分层走班模式
根据学校主要文化课程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为三、四个层次,形成新的教学集体(暂称为A)、B、C、D教学课程)。“班级”并没有打破原来的行政课程,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程时,根据自己的程度到不同的班级。“班级”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和广泛的分层。其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组教学内容,确定适应其基础的教学目标,降低“贫困学生”的学习难度,满足“优秀学生”扩大知识的需要。
   3.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模式
知识和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相应的学习水平,然后根据自己的努力和后续学习的现状调整学期末的水平。这种形式参照国外“核心技能”原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在了解社会和自我的基础上,学生科学地将自己的条件与阶段目标联系起来,更有利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这种模式还配合了“分层测试卡”(即分层目标练习册)。由于“分层测试卡”是在承认人发展不同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应有的肯定。实施这种评价手段,考试内容要注重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的测试(只要认真听就能达标),注重对学生新旧知识结构有机结合的测试,而高层次学生则注重创造能力和测试(需要动脑,有创新精神)。
   4.“个性化”学习模式
“个性化”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广泛的分层。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关键是设计适合各类学生,方便学生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培训材料和评价材料。学生使用网络逐步分层学习,每个目标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模块。由于计算机数据库存储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教学进度。
   5.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
“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策略。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藏的分层。首先,教师应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专业爱好和社会环境,根据心理特点分组学生,形成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激励作用,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利用学生水平的差异和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各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6.目标分层模式定向培训
这种模式主要局限于职业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毕业方向进行分层教学。具体方法是:深入调查,不仅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而且了解学生的就业和入学选择,同时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还反馈学生自己的学业情况,正确定位。然后,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发展,分为两个层次:入学班和就业班。两个班的主要文化课程安排相同的教科书和进度,但教学目标和知识难度不同。入学班更注重考试能力的培训,就业班突出了文化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结合。二年级学生通过水平考试后,学校为学生提供第二个选择,进一步加强文化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就业班主要是职业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