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学龄前儿童行为习惯不良
时间:2024-03-17 22:45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习惯的形成对一个人的生活至关重要,幼儿期是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家长,选择这一关键时期对儿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可以使儿童的神经细胞以最经济的能量消耗获得最大的工作效率,如定期睡眠、科学饮食、加强体育活动等行为可以帮助身体新陈代谢,促进儿童身高、体重的增长,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促进儿童思维能力和记忆的发展。因此,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和必要的作用,儿童的健康发展不能与良好的生活和健康行为分开。
本文主要从儿童学习、卫生、睡眠、饮食等不良现象入手,分析了这些现象的原因,并给出了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学龄前儿童行为习惯不良
良好的生活和健康行为是减少儿童疾病和确保健康的基础。许多研究还表明,儿童某些疾病的发生与他们的不良生活和健康行为有关。例如,儿童龋齿与经常吃甜食有很大关系;儿童挑食、部分饮食和其他不良饮食习惯是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1)不良的学习习惯
目前,小学幼儿园教育的趋势仍然非常明显,特别是在父母渴望快速成功和即时利益的影响下,许多幼儿园更注重教育内容中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智力教育简单等同于多识别、会计,对儿童学习习惯的形成漠不关心。
(2)不良卫生习惯
我调查了幼儿园的卫生习惯,发现孩子的整体表现并不乐观。例如,只有20%的小班孩子能在饭前和饭后洗手。喝水的人排队多,不用用脏手揉眼睛。早晚刷牙、吃饭后漱口都不尽如人意。而且,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上网。
(3)睡眠习惯不良
我们对儿童在家和幼儿园的睡眠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儿童在幼儿园的睡眠困难和穿脱衣服的表现明显优于在家的表现,但这也表明幼儿园和家庭在教育方面没有达成一致的要求。
(4)不良饮食习惯
我们调查了幼儿园和家里的小、中、大班儿童的饮食习惯,发现:
1.儿童进食速度较慢,7.1%小于15分钟,61.3%再15-30分钟,31.6%大于30分钟。
2. 儿童常有挑食、偏食行为。
3.儿童吃零食现象普遍存在。
我们对整个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了调查。在有效的问卷(352份)中,46.3%的孩子有吃零食的习惯,48.58%的孩子偶尔吃零食,5.11%的孩子不吃零食。
4. 孩子们在吃饭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孩子在吃饭的过程中不注意,主要是“边吃边玩”“边吃边看电视”。
二、影响学龄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原因分析
(1)父母的原因
1. 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培养孩子习惯的重要性。
2. 孩子模仿能力强,父母自身的不良习惯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父母缺乏榜样。
3. 老人溺爱纵容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
4. 家长安排更换,导致独生子女形成不良生活习惯。
5. 受社会生活、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影响。
(2)幼儿园原因
1.老师不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儿童身心发展不成熟,认识结构不完整,缺乏生活经验,难以形成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耐心细致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是对的和错的,引导孩子举一反三,形成对同类事物的正确认识。
然而,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幼儿园老师会抱怨:“我们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事情,但孩子们就是记不住,答案很好,但实际行动是我行我素的。”这表明,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的身心特征缺乏了解。
2.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安排不足。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幼儿园会安排大量的智力课程,如英语、识字、算数等,而忽略了健康等领域的课程内容。如果每天的户外活动不到一个小时,与教育相关的活动就会减少。
三、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更新教师培养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提高理论水平,不断丰富内涵
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学习和学习,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其责任感,提高教师行为培养的教育教学技能。教师应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和教学技能,注重学习理论知识和儿童心理知识,充分把握不同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儿童成长关键时期的价值,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为儿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2)开展多形式、多主题的培养教育活动
培养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应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班上孩子的年龄特点形成培养教育的内容。例如,通过活动或游戏,孩子们可以意识到,只有养成规律睡眠、健康饮食和经常锻炼的好习惯,他们才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3)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加强儿童行为
儿童生活卫生行为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儿童生活卫生行为培养教育中,教师要遵循其发展规律,从简单入手,逐步提高要求,日复一日地引导和加强家庭要求的一致性,巩固和保持其健康行为。
(4)家庭共育
幼儿园要探索家庭合作的新途径,让每一位家长都能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与幼儿园实施同步教育,促进合力,提高培养教育的有效性。
幼儿园要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指导,搭建家庭沟通平台,保持家庭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1.促进家长继续学习,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如举办家长教育讲座、设立家庭教育图书馆、举办社区家长交流会等,要特别注意提高孩子母亲的家庭教育观念,这是研究证明的,母亲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影响更大。
2.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如开设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编辑家长手册等。
3.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形成良好的榜样作用。
4.家庭合作形成联合教育力量,如开放家庭教育网络平台,建立教师家长客厅,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家庭共同制定儿童生活习惯形成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