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的因素
时间:2024-06-17 23:4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的因素
1. 学校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对于大学生来说,在主观幸福的发展过程中,他们会深刻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氛围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社会现状从多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从大学生幸福水平的形成过程来看,社会氛围和社会媒体所展示的“代表现实”对大学生理解客观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这种印象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大学生的现实社会道德观、社会行为方式和社会价值取向。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自身生理条件和现实条件的变化,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他们固执片面地认识自己的人际交往,容易放大社会环境因素,对社会环境的作用产生更强烈的影响,改变了主观幸福的形成方式。
2. 家庭因素的影响
很多大学生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会出现社会行为偏差和社会性格变化,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造成的。由于城市生活的变化,大部分学生都在外面学习或者生活方式孤独,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大学生会有孤独、固执、冷漠的性格特征,这会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比如在学校的共同生活中,一旦很多学生和别人发生争吵和摩擦,他们的内心感受和委屈就无法解决,或者放大别人的错误,给自己一个错误的情感暗示,影响自己正确主观幸福的形成。
3. 个人经济和物质条件的影响
经济环境在形成大学生幸福水平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状况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生活能力和情绪控制。根据目前的调查,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好的内心感受能力,对主观幸福的评价体系和体验也更加全面。相反,经济状况较差的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和感知能力相对较低,日常接触过于严肃僵硬,经济状况过差会使大学生焦虑,最终形成严肃、僵硬、严格的不良心理观念,在日常沟通过程中过于紧张、害羞,不能自然与他人互动,影响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幸福。
4. 调整个人心态的能力
由于大学生上学阶段的特殊性,需要长期面对社会竞争压力和社会评价,不断进行自我肯定和否认,容易引起心理疲劳。从长远来看,很多就业困难和学习障碍的学生会质疑自己的能力,或者觉得自己大材小用,然后对生活不耐烦,从而导致就业或情绪焦虑。面对生活的压力,大学生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回到正常状态。但目前大学生忽视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缺乏关注;而且,由于找工作的阶段比较忙,往往面临着比较匆忙的情况,很多大学生没有进行相应的心理调整,导致自己的心理焦虑问题越来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