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分析

时间:2024-06-17 23:58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一、引言
 
在2015年河北、北京、天津举行的两届会议上,“京津冀协调发展”被写入了三个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早在2009年11月,京津冀教育委员会(部)就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达成六项合作意向,实施了一系列合作措施,推动高等教育成为京津冀地区最早达成共识的行业,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合作最早从合作共识到行动,但现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仍然不足。如何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抓住历史机遇,加强我省高等教育,成为创新驱动的强大引擎,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实现质量提高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问题。高等教育的发展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许多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研究河北省高等教育在特殊发展时期的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分析
 
(1)高等教育规模的比较
 
反映高等教育规模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学生人数和每万学生人数,分别对应一个地区高等教育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高等教育的绝对规模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总体能力;高等教育的相对规模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人口环境下承载的高等教育规模,即利用人口指标来衡量高等教育的规模。如表1所示,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京津冀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跳跃式增长。普通高校人数、在校生人数和每万人数的平均增长率为112%、379%和388%。从绝对数量来看,1999年河北省高校数量和学生数量位于北京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河北省高等教育绝对数量位居该地区第一。虽然1999年至2012年每万学生人数增加了6.6倍,但由于河北省人口众多,该指标远低于京津,表明河北省高等教育相对规模落后于京津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河北省每万学生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河北省高等教育规模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2)高等教育资源比较
 
从高校办学资源来看,北京在京津冀地区占有较大优势,远远超过津冀地区,是绝对的区域中心。北京高等教育在区域乃至全国中心地位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因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北京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和10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辽、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阶段)等六个朝代在这里定都,多个政权在这里建政,汇聚了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和优秀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经济发展迅速,资源和地理优势优越,高等教育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天津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战略要地,也是北方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核心。1949年,天津被批准设立为市辖区,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贸易中心的地位。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天津作为沿海港口城市的优势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是天津历史上经济发展和整体实力提升最快的阶段,全市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6.1%。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城市地位的显著提高。在政策倾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天津高等教育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另一方面,河北省经历了从保定迁往天津的经历。当时有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现在河北大学是原来的天津师范大学。10年后,省会迁回保定,最终迁往石家庄。河北省大部分高等学校都有搬迁的历史。在此期间,他们经历了人才流失和重新调整的稳定期。可以说,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伤筋动骨”的搬迁,随后受到北京和天津的强烈竞争,在人才和资本等资源的竞争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从代表学校水平的“985”、“211”高校数量来看,河北只有一所“211”高校(在天津)。从代表理工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力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总数来看,河北有一个,天津有5个和7个,北京有94个和46个。短期内,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差距难以逾越。
 
(3)高等教育结构的比较
 
根据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普及的经验,合理的层次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即专科是塔基,本科是塔体,研究生是塔体。从表3可以看出,2007-2012年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其中,北京一直呈现出本科教育最发达、研究生教育第二、专科教育最少的纺锤结构。从发展趋势来看,研究生比例逐渐增加,本科和专科比例进一步降低;天津的情况与北京相似,但研究生比例仅为北京的25%左右;河北研究生比例最低,本科和专科比例相当,呈现出圆锥体结构的特点。北京发达的研究生教育得益于其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巨大优势,使得高等教育水平结构的重点明显较高。河北省研究生教育能力属于该地区的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