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大学应如何培养人才?

时间:2024-06-25 00:3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大学家,大人的学习也是如此。它必须是成年人,然后才能学习。高等教育本身就是培养人才,把普通人教育成为可以承担责任的支柱。
 
随着现代实用主义思想的泛滥,科技创新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对大学直接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这导致我们从大学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科技贡献率来判断大学的办学水平。由此产生的一个严重后果是,社会和大学本身都逐渐消除了对大学人才培养功能重要性的认识。因此,高等教育有必要回归人才培养的使命和任务。
 
1、大学的根本任务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以人为本”,这句话来自柏林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费希特。大学生不是说有建筑,而是说有大师。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大学教育理念的倡导者、实施者和受益者。在《大学理想》一书中,纽曼早就提出了“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因此,对于大学来说,教师、科研和学科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但大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无论社会如何评价大学的办学水平,大学本身都应该对自己的定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否则会导致大学根本任务和职责定位的误差,导致“为什么不培养优秀人才”等问题。因此,要培养优秀人才,最根本的是让大学的办学理念和职能定位真正回归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和任务。
 
二、大学应如何培养人才
 
那么,作为一所大学,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承担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任务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跳出传统的想法,更多地探索原始的答案。至少有三个方面,即坚持大学方式,明确教育理念,注重人格培养。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瓜熟蒂落,不能急于求成。如果能安定下来重视教育,从校长到老师都重教爱生,大学就不会浮躁,就能清源,回归大学。大学是一种文化,一流大学是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历代师生一点一点积累沉淀形成的风格、特色和优势,其实是一种环境。如今,大学建设急功近利,这与近十年来的大学排名有关。有了排名,就有了排名,促进了急于求成的现象。大学排名要分为两个地方。其优点是可以促进社会对大学的关注,帮助考生了解专业,督促大学有危机感。但是所有的大学排名都是片面的,都是用一个指标来衡量所有的大学,用更多的科研指标,用更少的人才培养指标。总之,我们不应该在大学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快速学习,而应该坚持大学的方式。
 
要明确教育理念,大学需要从教学理念或“办学信念”层面建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了解“如何培养什么样的人”。世界知名大学都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理念定位。牛津大学“注重培养各行各业的领导者”,斯坦福大学注重“创造具有文化教育和实用价值的公民”等等。现阶段,我国在人才培养领域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未能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此,我们培养的人才要么雄心勃勃,混淆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这将导致人才流水线运作的问题,也会导致人才同质化的倾向,这违背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初衷[1]。大学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教学生创造新知识,不断追求真理。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有正确的态度、理性的思维方法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来创造新的知识和技能。
 
创新人格是创新人才的整体精神面貌。没有创新人格,很难充分发挥人的创新潜力。创新的根本动力是热爱真理、崇尚科学、追求进步,这也是创新人格的核心要素,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动力、目标和价值取向。
 
培养创新人格的目的是处理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取向等问题。创新能力作为一种复杂的能力结构,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探索和发现知识阶段;知识重组阶段;创造新事物的阶段。在这种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是创造性人格和创新思维,这也是创新能力的核心特征。因此,我们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应该从“获得真正的创新成果”转变为“创造性人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2]。大学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培训,这也是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的价值作用。
 
三、总结
 
大学应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符合大学发展规律,是实现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中国梦”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最终应该回到人才培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