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8-23 23:4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目前,在新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团队合作意识,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现代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始于19世纪,并在20世纪中期迅速发展,真正开始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许多动物行为和生命科学分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因此,动物行为实验课程不仅是描述动物对外部刺激的直接反应,而且是反映各学科整合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大学科。上海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水产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水产动物行为的研究也成为一个热门方向。例如,行为生态学、行为生理学、感觉生物学、遗传行为学等系统学科已经形成,这些分支学科的形成和研究解决了许多科学问题。因此,动物行为实验课的发展不仅是为了加强各学科的基础学习,也是为了加强动物行为实验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的塑造,反映水产学科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首先,在动物行为实验课上,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被动教育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对象,学生只是被动地遵循老师的思维,书本知识复制到大脑,甚至在一些实验课上,老师准备实验用品,请几个学生合作,示范和解释实验操作,这将给学生这是标准的实验规范,必须按照程序,步骤1和步骤顺序不能逆转错觉。这样,学生就不能主动参与实验,限制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创造性思维被限制在“实验规范”的规定中,更不用说团队合作的意识了。因此,在他们看来,与老师合作的学生只是实验附属品,实验的重点只是那些固定的规范和程序。这种传统的示范实验课只是被动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根本没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的动物行为课需要进行一些积极的实验,学生在原始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独特的小组实验方案,在小组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小组成员讨论,了解各自成员的优势,假设实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灵感和辅助的,激励他们利用动物的习惯和实验条件来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设计实验。所谓辅助,就是教师要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验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实验设备的选择,让学生从实验设计到实验实施结束都充满热情。最后,在实验过程中,要让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每个人都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实验结束时,老师激励学生自己提问,让小组成员继续讨论。陈景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体现创造性思维。这样,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积极学习,没有规章制度,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也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的评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帮助,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而不是课堂的灌注者。
 
2、在动物行为实验课上,要加强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
 
动物行为实验课作为生物学的基础课,是培养学生进入其他分支学科前的重要学习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实验技能的重要阶段。为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开展动物行为实验课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意识。如果进行鱼类行为实验的嗅觉引导,实验小组以4~5名学生最好通过自我推荐或小组成员讨论选拔组长,组长安排学生自己的工作,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实验。学生必须从准备实验材料开始,选择不同的嗅觉刺激源。同时,还必须对实验水道进行改造,如可设计为“”Y”型、“U“或圆形实验水道。当然,不同的实验水道有自己的优缺点,这需要学生在多次尝试和实践中理解。在实验水道的改造中,应考虑材料的选择,如透明材料或不透明材料,并学会使用一些工具,如切割、焊接、钻孔等。在实验方案中,要学会选择正解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会对鱼类的行为模式进行分类理解。在实验结束时,我们还应该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揭示缺点,期待后期的改进。通过这种实验训练模式,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水产动物的特点,还可以了解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3、在动物行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和严谨态度
 
正如上面所说,在实验教学中,应采用积极的探索模式,教师应避免解释过多的规范和实验结果,而是让学生主动探索。例如,在选择嗅觉源时,学生应该探索鱼是喜欢A味还是更喜欢B味。事实上,对于鱼来说,不同阶段的口味偏好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真实的记录,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总结。即使有与他人不同或与理论知识不一致的结论,也要记录下来,找出原因,客观分析。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严谨态度和严谨思维。这种态度不仅是科研的重要精神,也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必须坚持的态度。这就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动物行为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体现学生创造性思维、团队合作意识和现实严谨态度的综合培养。我们应该拓宽学生的思维和意识,而不是某种技能熟练程度的训练。真正的素质教育体现在各种思维模式的拓展和训练上,任何教学手段都应该以实现这一目标为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