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敬畏生命是人存在的应有之义
时间:2024-10-19 23:4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敬畏生命是人存在的应有之义
(一)敬畏生命的内涵
《说文解字》:“敬,肃也。”《广雅?释话》:“畏,敬也。”《切韵》:“畏,心服也。”敬畏,本是人类对待世间万事万物的一种态度,它包含了一种超功利的尊重与敬爱,带有一种崇高的畏惧与惶恐,是建立在理性认知基础上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促使人类‘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发的是一条警示的界限、一种自省的智慧,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7]徐复观先生说:“尤其一个敬字,实贯穿于周人的一切生活之中,这是直承忧患意识的警惕性而来的精神收敛、集中及对事的谨慎、认真的心理状态。这是人在世时反省自己的行为,规整自己的行为的心理状态。”[8]
敬畏生命,是对生命的一种虔诚态度,一种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人类特有的行为方式,同时也是对人类最基本和最本源性的道德要求。人来自于自然,但人又不同于自然,自然本身作为自发的过程是没有意识的,并不懂得也无需懂得敬畏生命,就像《道德经》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总是人类效法的对象,它最本源地产生生命,又毫无情感地毁灭生命;人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有理性自觉,既受到外界利己主义的生存竞争的影响,又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其他生命施加各种影响。法国著名思想家阿尔贝特?史怀泽认为:“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对他来说,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思想必然的、绝对的伦理原理。”[9]生命的至高无上,使人类产生敬畏感。
敬畏生命将人和自然界一切生命视为同等的,要求人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拯救其他生命,敬重生命,并把这种奉献当作自己生命中的最大幸福。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类最大的“畏”莫过于死。畏惧死亡是敬畏生命的一种体现,正是这种对死亡的恐惧让人类对生命产生了深深的敬重,是一种向死而生。
(二)敬畏生命是文化的传统
“敬畏”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这种敬畏的生命价值观可以追溯到原始的图腾崇拜。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处于蒙昧状态,人类对于大自然和生命本身充满了极大的神秘感,正是这种神秘产生了对生命的敬畏感。《论语》:“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君子如此,普通人是以君子为效仿对象的就更应心怀敬畏。老子言:“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敬畏之心使人类得以生生不息并不断延续下来。正是有了对生命的这种敬畏,构成了人之所以存在的现实基础,是人实现自我超越的动力,在此基础上,社会政治秩序、生活秩序、道德秩序、精神秩序逐步建构起来。
现代人在科学的指引下早已走过了人类初期那样对生命现象的盲目崇拜,可以从理性层面把握生命的生成与演变的基本规律。高校的受教育者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理所当然有传播敬畏生命的文化的义务。恢复人类对生命神圣性的认识,维护生命本身的尊严,给予生命应有的地位和权利,使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科学认识、改造交融起来,成为生命的一种必要与高度自觉。
(三)敬畏生命需要把握“度”
朱熹说道:“君子之心,常怀敬畏。”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将敬畏生命的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思想工作、社团活动、心理健康、学术研究等诸多活动中,受教育者会不会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我们引导下变得战战兢兢、缩头缩脑呢?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度”。我们需要学生常怀敬畏之心,但是我们不需要“懦夫”,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端人才,是将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强大的内心。
教会高校学生心怀敬畏之心,是在告诉大家一个人生存的底线,告诉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敬畏生命才能珍爱生命。高校学生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内外兼修,才有对自己生命、他人生命、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珍爱,才能让高校培养的高端人才在未来的社会中与人和谐共处,实现人生价值。